[发明专利]开口承压环的磨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1253.1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7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张泽丽;李俊;邵光耀;张发贵;严锡姣;马培林;宋大贤;杨庭华;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04 | 分类号: | B24B5/04;B24B41/06;B24B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承压环 磨削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口承压环的磨削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内圆磨床对开口承压环进行内圆磨削加工和采用外圆磨床对开口承压环进行外圆磨削加工及外锥面磨削加工;在进行内圆磨削加工和外圆磨削加工时,均采用工装夹具将多个开口承压环平行层叠构成待加工零件组进行加工;在进行外锥面磨削加工时,采用工装夹具将开口承压环夹紧后一个一个的进行加工。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开口承压环零件的装夹问题,使夹紧更牢固,形位公差更容易控制,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加工质量和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口承压环的磨削加工方法,属于磨削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用外圆磨床或内圆磨床对开口承压环零件进行加工时,由于零件对尺寸和形位公差要求较高,且零件已开口和已经热处理具有一定弹性,其装夹非常困难,严重地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现有的加工开口承压环零件的磨削加工方法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需要对开口承压环的磨削加工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口承压环的磨削加工方法,以解决开口承压环装夹困难、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难保证、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口承压环的磨削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内圆磨床对开口承压环进行内圆磨削加工和采用外圆磨床对开口承压环进行外圆磨削加工及外锥面磨削加工;在进行内圆磨削加工和外圆磨削加工时,均采用工装夹具将多个开口承压环平行层叠构成待加工零件组进行加工;在进行外锥面磨削加工时,采用工装夹具将开口承压环夹紧后一个一个的进行加工。
前述开口承压环的磨削加工方法中,待加工零件组由六件开口承压环平行层叠构成,待加工零件组内各开口承压环的开口位置与相邻的开口承压环的开口位置相互错开90°后层叠在一起。
前述开口承压环的磨削加工方法中,内圆磨削加工所用工装夹具包括夹具体、定位套、和螺母;各开口承压环通过收紧引导套和推送工具装入定位套内孔形成待加工零件组。
前述开口承压环的磨削加工方法中,外圆磨削加工所用工装夹具包括长心轴、开口垫圈、和压紧螺母;各开口承压环通过收紧套筒套在长心轴外圆上形成待加工零件组;并通过开口垫圈和压紧螺母将待加工零件组压紧后取下收紧套筒再进行外圆磨削加工。
前述开口承压环的磨削加工方法中,待加工零件组外圆的磨削加工按以下工序进行加工:
①.将待加工零件组平整的装在长心轴上;
②.将开口垫圈、压紧螺母装到长心轴上并轻微预紧压紧螺母;
③.将收紧套筒套在待加工零件组上,使开口承压环组中每个开口承压环的开口收紧,并与收紧套筒内孔均匀接触;
④.将压紧螺母拧紧后取下收紧套筒;
⑤.将待加工零件组连同磨外圆工装一起装夹在外圆磨床上,通过长心轴两端的中心孔进行装夹,完成待加工零件组外圆的粗磨和精磨。
前述开口承压环的磨削加工方法中,待加工零件组内圆的磨削加工按以下工序进行加工:
①.将收紧引导套与定位套连接在一起;
②.采用推送工具将六件开口承压环一件一件的通过收紧引导套平行送入定位套内形成待加工零件组;
③.取下收紧引导套,将定位套与待加工零件组一起放入夹具体内,并将螺母旋到夹具体一端的螺纹上并轻微预紧;确保待加工零件组中每件开口承压环的开口位置正确后再将螺母拧紧;
④.将装夹有待加工零件组的磨外圆工装的锥柄放在内圆磨床主轴孔内进行待加工零件组内圆的粗磨和精磨。
前述开口承压环的磨削加工方法中,开口承压环外锥面的磨削加工按以下工序进行加工:
①.将一件开口承压环平整的装在短心轴上;
②.将开口垫圈和螺母装到短心轴上并轻微预紧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1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