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装置和微流控工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81920.6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5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段学欣;李铁川;李智伟;刘雨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F31/80;B01F33/3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智嘉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2 | 代理人: | 姜劲;谷惠敏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装置 工作 系统 | ||
1.一种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向方向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电路底板(10)、微流道基板(20)、检测芯片(40)以及盖板(50),其中,微流道基板(20)、检测芯片(40)以及盖板(50)各自具有中央通孔和环绕该中央通孔的N个试剂孔,N为正整数,电路底板(10)顶表面中央位置具有超高频声波器件(101),电路底板(10)侧面具有射频接头(102);微流道基板(2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微流道基板(20)顶表面还包括微流道出口(204);微流道基板(20)底表面具有微流道腔室(203),微流道腔室(203)包括用于物质混合反应的中央区域(203a)、用于分别连通N个试剂孔和1个微流道出口(204)的N+1个外围区域(203b)、用于将中央区域(203a)与N+1个外围区域(203b)分别连通的N+1段微流路(203c),检测芯片(40)还包括N+1个定位销通孔(403)以及检测部(404),检测部(404)与微流道出口(204)相连;
设置在N+1个定位销通孔(403)内部的N+1个定位销(60),定位销(60)高度大于定位销通孔(403)深度,N+1个定位销(60)的底部与微流道基板(20)的顶部接触,并且N+1个定位销(60)位置与N+1段微流路(203c)一一对应;
设置在N+1个定位销(60)之上的旋转阀(70),旋转阀(70)底表面具有与单个定位销(60)的顶部形状匹配的选通槽口(701);
设置在旋转阀(70)之上的阀扳手(80);
贯穿旋转阀(70)和阀扳手(80)、并且贯穿微流道基板(20)、检测芯片(40)以及盖板(50)各自的中央通孔的注射器(90),注射器(90)底部出口与超高频声波器件(101)位置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流道腔室(203)内部具有呈阵列分布的微柱(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中央区域(203a)中心位置的微柱(205)的高度小于位于中央区域(203a)边缘位置的微柱(205)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材料为如下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硅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流道基板(20)的厚度为0.5至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销(60)的截面直径为0.5至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销(60)的顶部为半球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选通槽口(701)为楔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芯片(40)采用黑色聚碳酸酯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微流道基板(20)和检测芯片(40)之间的密封层(30)。
11.一种微流控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19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利地下截渗墙开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