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碘掺杂衍生多孔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2146.0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2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敏;徐俊伟;葛林恒;刘伟良;乔从德;姚金水;任慢慢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C01B7/14;H01M4/36;H01M4/38;H01M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353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衍生 多孔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碘掺杂衍生多孔碳(ZPC/I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一种ZPC/I2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引入沸石咪唑酯骨架‑8(ZIF‑8)衍生多孔碳材料,该多孔碳材料具有丰富的多孔结构和高导电性骨架,能够提供有效的碘负载并允许电子的快速传输。此外,碳骨架中N、Zn和ZnO的存在可以与碘形成化学连接,以减轻穿梭效应。本发明还提供ZPC/I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用于电池的电极材料。ZPC/I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有利于规模化工业生产。ZPC/I2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适合用作电池电极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碘掺杂衍生多孔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以及能源存储系统的完善受到了广泛关注。碘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较高的反应电位以及快速动力学响应,这些特点使得金属-碘电池体系脱颖而出。然而,碘的导电性差、热稳定性差以及碘物质(I2、I-和I3-)的穿梭效应仍然是其实际应用的障碍。碘物质可以通过隔膜扩散,并通过穿梭效应在锌金属阳极表面生成低导电性的ZnI2,导致活性碘的损失、低库仑效率和正极的循环性能衰减。
因此,本发明提出ZIF-8衍生多孔碳材料作为Zn-I2电池的有效正极基体。该多孔碳材料具有丰富的多孔结构和高导电性骨架,能够提供有效的碘负载并允许电子的快速传输。经过高温煅烧后得到ZPC,ZPC的微孔结构有利于碘物质的物理捕获,而且还可以改善电解质的离子扩散和渗透。ZPC中的N、Zn和ZnO可以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与碘物质产生化学相互作用,以限制穿梭效应并提高电导率,从而提高ZPC/I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ZPC/I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目的在于克服碘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存在的导电性差、热稳定性差以及碘物质(I2、I-和I3-)具有穿梭效应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ZIF-8衍生多孔碳材料,多孔碳的导电性良好,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对碘物质的物理捕获,使碘单质在ZPC内均匀分布。同时可以有效地提供电子/离子传导的路径,提高ZPC/I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碘掺杂衍生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Zn(NO3)2•6H2O和2-甲基咪唑分别溶于甲醇中,剧烈搅拌15分钟,形成溶液;再将两种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静置12小时;将静置后的溶液离心、水洗、离心,重复操作2-3次,然后在60℃下干燥12小时,得到白色ZIF-8晶体;
(2)将合成的ZIF-8产物,置于N2气氛中,煅烧温度为800~900℃,升温速率为5℃/min,煅烧4~6小时后,制备得到ZPC;然后用1MHCl水溶液和去离子水洗涤ZPC粉末以去除Zn和ZnO,得到ZPCDZ;
(3)将纯碘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再将ZPC加入溶液中,控制碘和ZPC的重量比为1:1~2;接下来,将产物在40℃下干燥挥发除去乙醇,然后在Ar气氛中130℃下加热;最后在空气中100℃下加热3小时除去过量的碘,得到ZPC/I2复合材料;为了比较,在制备方法一样的情况下,用ZPCDZ取代ZPC制备得到ZPCDZ/I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21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曝光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山坡林地改良高产套种富硒油茶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