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流体介质窜至其余流道的防腐蚀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2157.9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3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新;叶正青;郭学军;廖伟;周巍;石文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海通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9/01;F28F19/02;F28F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王能德 |
地址: | 435100 湖北省黄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流体 介质 其余 腐蚀 换热器 | ||
1.一种防止流体介质窜至其余流道的防腐蚀换热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壁两侧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隔板(2),两个所述隔板(2)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换热管(3),且换热管(3)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渗漏机构(4),所述筒体(1)内壁右侧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5);
所述过滤机构(5)包括环形板(51),所述环形板(51)的底部与筒体(1)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筒体(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2),所述环形板(51)的底部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块(52)相对的一侧之间,所述环形板(51)内壁右侧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53),所述环形板(51)内壁左侧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高效过滤网(54),所述筒体(1)顶部的右侧通过安装机构(55)设置有密封盖(56),且密封盖(56)的底部与环形板(51)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流体介质窜至其余流道的防腐蚀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55)包括两个安装板(551),两个所述安装板(551)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筒体(1)的正面与背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551)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活动槽(5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流体介质窜至其余流道的防腐蚀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56)正面与背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53),且连接板(553)的背面与安装板(551)远离筒体(1)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槽(55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54),且第一弹簧(554)远离活动槽(552)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5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流体介质窜至其余流道的防腐蚀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555)远离第一弹簧(554)的一端贯穿连接板(553)并延伸至连接板(553)的外部,所述卡杆(555)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556),所述安装板(551)的底部开设有与手柄(556)相适配的通槽(55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流体介质窜至其余流道的防腐蚀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漏机构(4)包括密封圈(41),所述换热管(3)的两端均贯穿隔板(2)并延伸至隔板(2)的内部,所述隔板(2)的表面开设有与换热管(3)相适配的通孔(42),且通孔(42)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开设有密封槽(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流体介质窜至其余流道的防腐蚀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4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4),且第二弹簧(44)远离密封槽(43)内壁的一端与密封圈(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41)的内表面与换热管(3)的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流体介质窜至其余流道的防腐蚀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的内壁涂覆有防腐层(6),所述筒体(1)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7),所述筒体(1)的左侧连通有出水管(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流体介质窜至其余流道的防腐蚀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液管(9),所述筒体(1)底部的左侧连通有出液管(10),所述筒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海通热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冶海通热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21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T-9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水下桩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