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2197.3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8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进;张义江;王亚;乔志兵;赵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F17/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谢永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带模注浆 施工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隧道带模注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施工器具;S2、施工前期准备;S3、制备水泥浆液、连接注浆机和注浆管进行注浆;S4、观察压力表、注浆孔及注浆管的出浆口;S5、判断出浆口的水泥浆液与注入的水泥浆液是否一致或压力大于1Mpa;S6、换至下一个注浆孔注浆;S7、结束注浆。通过本发明中的施工工法,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观察压力表、注浆孔和出浆口,从而判断出注浆是否完成,能够及时地停止注浆作业,且通过直接观察所得到的信息能够较佳地保证注浆作业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带模注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开挖作业面需要快速进行初步衬砌构建基础结构,以提供原始支撑结构;当隧道开挖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进行二次衬砌施工,形成隧道内部标准的支撑结构为隧道成型以后提供可靠而牢固的支撑结构;衬砌可以承受较大的围岩松散压力,将对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起到主动限制作用。
现有技术中,隧道衬砌带模注浆施工通常使用二衬台车和注浆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注浆作业;在进行注浆作业时,通常将二衬台车既有的注浆孔与注浆机通过注浆管直接进行连接,从而进行注浆;
然而,在注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很难直接观测到注浆的完成度,从而不便于工作人员知晓停止注浆的时机,从而导致衬砌拱顶脱空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衬砌拱顶脱空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及应用。其能够保证注浆作业的质量,从而避免衬砌拱顶脱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施工器具
该步骤中,在将具有注浆孔的台车固定好之后,准备好注浆作业所需的工装、注浆管和注浆机,工装包括法兰盘和RPC管,法兰盘包括通过螺栓相连接的A板和B板;
S2、施工前期准备
该步骤中,对法兰盘和RPC管进行处理,并将工装固定于注浆孔上;
S3、制备水泥浆液、连接注浆机和注浆管进行注浆
该步骤中,将注浆管的一端与注浆机进行连接;采用搅灌一体砂浆泵拌制少量的1:1水泥浆液先行润管;润管完成后按配比搅拌注浆料,待注浆管的另一端流出浓浆后连接工装对台车的注浆孔进行注浆,注浆在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4小时内完成;
S4、观察压力表、注浆孔及注浆管的出浆口
该步骤中,在注浆的过程中,观察压力表、注浆孔以及注浆管的出浆口,确保注浆作业的顺利进行;在发生注浆事故时,及时停止注浆作业;
S5、判断出浆口的水泥浆液与注入的水泥浆液是否一致或压力大于1Mpa
该步骤中,通过在注浆作业中进行观察,从而确保注浆作业的顺利进行以及是否注浆完成;
S6、换至下一个注浆孔注浆
该步骤中,当出浆口的水泥浆液与注入的水泥浆液一致且压力大于1Mpa时,停止注浆作业,进行下一个注浆孔的注浆作业;
S7、结束注浆
该步骤中,当所有的注浆孔注浆结束后,先将注浆管与工装进行拆除,再将工装进行拆除,并进行清洗,循环利用。
通过本发明中的施工工法,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观察压力表、注浆孔和出浆口,从而判断出注浆是否完成,能够及时地停止注浆作业,且通过直接观察所得到的信息能够较佳地保证注浆作业的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21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