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负荷的超长轴系轴承负荷快速调整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3796.7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9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耿厚才;周清华;向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7;G06F30/20;G06Q10/06;G06Q5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蔡东升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负荷 超长 轴承 快速 调整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负荷的超长轴系轴承负荷快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20:根据轴承与机舱布置信息和轴系校中工艺信息确定可调轴承位置信息和可调轴承数量信息;
S30:根据轴系合理校中计算信息、所述可调轴承位置信息和所述可调轴承数量信息建立轴承负荷快速调整算法;
S40:根据实测轴承负荷信息和所述轴承负荷快速调整算法计算可调轴承变位调整信息;S50:根据所述可调轴承变位调整信息生成轴承负荷快速调整作业指导书,用于超长轴系的可调轴承的单次到位调整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的超长轴系轴承负荷快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0具体包括:
S31:根据所述轴系合理校中计算信息获取轴承负荷理论值、轴承变位理论值和轴承负荷影响系数;
S32:根据所述轴承负荷理论值、轴承变位理论值和轴承负荷影响系数建立轴承负荷与轴承变位的映射关系;
S33:根据所述轴承负荷与轴承变位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可调轴承位置信息和所述可调轴承数量信息建立轴承负荷变化与可调轴承变位的映射关系;
S34:根据所述轴承负荷变化与可调轴承变位的映射关系建立可测轴承负荷变化与可调轴承变位的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的超长轴系轴承负荷快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0具体包括:
S41:根据所述实测轴承负荷信息获取可测轴承的实测轴承负荷值与所述轴系合理校中计算的轴承负荷理论值的偏差值;
S42:根据所述可测轴承的实测轴承负荷值与所述轴系合理校中计算的轴承负荷理论值的偏差值、以及所述轴承负荷快速调整算法计算全部可调轴承的变位调整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的超长轴系轴承负荷快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0还包括:
S43:根据全部可调轴承的轴承变位调整量进行轴系合理校中计算,直至全部轴承负荷满足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的超长轴系轴承负荷快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可调轴承变位调整信息,基于轴系校中工艺生成所述超长轴系的轴承负荷快速调整作业指导书,用于确定所述超长轴系的可调轴承的单次调整作业顺序和变位调整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的超长轴系轴承负荷快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0中,所述轴承与机舱布置信息包括:所述超长轴系轴段与轴承的结构形式、结构尺寸、许可载荷和重量重心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的超长轴系轴承负荷快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0中,所述轴系合理校中计算信息包括:轴承负荷理论值、轴承变位理论值和轴承负荷影响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的超长轴系轴承负荷快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0中,所述实测轴承负荷信息包括:可测轴承位置信息、可测轴承数量信息和可测轴承实测轴承负荷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的超长轴系轴承负荷快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10:获取所述超长轴系的轴承与机舱布置信息、轴系校中工艺信息、轴系合理校中计算信息和实测轴承负荷信息。
10.一种基于负荷的超长轴系轴承负荷快速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超长轴系的轴承与机舱布置信息、轴系合理校中计算信息、轴系校中工艺信息和实测轴承负荷信息;
可调轴承确定模块,所述可调轴承确定模块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轴承与机舱布置信息和所述轴系校中工艺信息确定可调轴承位置信息和可调轴承数量信息;
变位调整量计算模块,所述变位调整量计算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所述可调轴承确定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轴系合理校中计算信息、所述可调轴承位置信息和可调轴承数量信息、以及所述实测轴承负荷信息计算可调轴承变位调整量;
数据输出模块,所述数据输出模块与所述变位调整量计算模块电连接,用于生成与所述可调轴承变位调整量相对应的轴承负荷快速调整作业指导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37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醋酸甲酯生产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消毒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