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灾警报装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3971.2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0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梁昊;董卫国;张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博创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17/117;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蒋姗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 警报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火灾警报装置、方法,属于消防技术领域,该火灾警报装置包括化学成分检测电路、处理电路和警报电路,化学成分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热释片热释放的化学气体的气体浓度,得到气体浓度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在所述气体浓度信号达到预设阈值时,发送火灾报警指令;警报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火灾报警指令发出火灾警报。由于该火灾报警电路是通过检测热释片热释放的化学气体的浓度,来判断热释片所在位置的温度,因此,无需将该火灾警报装置与热释片接触设置,即对该火灾警报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具有较大限制,使该火灾警报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火灾警报装置、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火灾监控设备,仅是对发生火灾后产生的烟雾和火焰温度进行探测,即在现有的火灾监控设备报警时,火灾已经形成,无法准确地在火灾燃烧前进行预警。而现有的电气火灾监控设备,是通过探测剩余电流及接触式测温的方式来预测是否会发生火灾,但剩余电流的增大不一定导致火灾的发生,容易出现误报火灾警报的情况,而接触式测温又对火灾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做出了较大的限制,且接触式测温难以对待监测设备的所有监测点进行监测,导致火灾监控设备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火灾警报装置、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容易误报火灾警报以及火灾监控设备的应用局限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火灾警报装置,包括化学成分检测电路、处理电路和警报电路,化学成分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热释片热释放的第一化学气体的气体浓度,得到第一气体浓度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气体浓度信号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发送火灾报警指令;警报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火灾报警指令发出火灾警报。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化学成分检测电路检测热释片热释放的第一化学气体的气体浓度,由于热释片只有在达到一固定温度后,才会释放出第一化学气体,因此可以通过第一气体浓度信号准确判断热释片所在区域的温度,进而在第一气体浓度信号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判定热释片所在区域温度超过火灾临界值,已经发生火灾,进而通过警报电路发出火灾警报,同时,由于热释片热释放的第一化学气体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因此,无需将该火灾警报装置与热释片接触设置,即对该火灾警报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具有较大限制,使该火灾警报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化学成分检测电路还用于检测所述热释片热释放的第二化学气体的气体浓度,得到第二气体浓度信号,所述热释片释放所述第二化学气体时的温度低于所述热释片释放所述第一化学气体时的温度;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气体浓度信号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时,向警报电路发送火灾预警指令,以使所述警报电路根据所述火灾预警指令发出火灾预警警报。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热释片释放所述第二化学气体时的温度低于所述热释片释放所述第一化学气体时的温度,因此,当第二气体浓度信号达到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认为热释片所在位置的温度达到火灾预警临界值,即有可能会发生火灾,因此,警报电路发出火灾预警警报,从而在火灾发生之前进行预警,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化学成分检测电路包括化学传感器、模数转换电路,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热释片热释放的所述第一化学气体的气体浓度,得到第一气体浓度信号;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气体浓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转换为数字信号后的所述第一气体浓度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化学传感器检测热释片热释放出的第一化学气体的气体浓度,得到第一气体浓度信号后,通过模数转换电路将作为模拟信号的第一气体浓度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第一气体浓度信号,从而便于后续处理电路对第一气体浓度信号进行比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博创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博创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3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