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85153.6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7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哲敏;刘中美;郝明珠;朱小青;崔睿智;周丽;崔文璟;郭军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88 | 分类号: | C12N9/88;C12N15/60;C12N15/70;C12N1/21;C12P13/06;C12R1/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林娟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冬氨酸 脱羧酶 突变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E88R的比酶活相对野生型提高了2.1倍,比酶活达481±3.7U/mg。突变体E88R在50℃处理30分钟仍有59%残留酶活性,在pH 7.0和pH 8.0条件下,残余酶活分别为88%和82%。相比野生型酶,该突变体酶E88R的热稳定性与pH稳定性都有很大的提高,有利于以后的工业生产。在pH 7.5条件下,突变体E88R比酶活达到199±2.1U/mg,比野生型高1.9倍。以2.5M马来酸作为底物,全细胞催化制备L‑丙氨酸,生产速率达35.66g/(L·h),比野生型提高1.68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丙氨酸(L-Ala)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氨基酸,在日化、食品和医药行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在食品行业,L-丙氨酸可以作为添加剂提高饮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也可以作为甜味剂提高产品甜度;L-丙氨酸也可以与谷氨酸钠制备符合调味品,改善食品风味。在医药行业,L-丙氨酸是合成维生素B6和氨基丙醇的重要中间体。
目前工业上主要使用生物酶催化法和发酵法制备L-丙氨酸。虽然发酵法的原料廉价易得,但由于产品光学纯度差、副产物多、提取困难等缺点,生物酶催化法为绿色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酶催化法合成L-丙氨酸主要利用天冬氨酸或者富马酸作为催化底物,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在申请公开号为CN11294100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本中记载提供了一种新的多酶级联催化路线,以马来酸作为底物进行催化。在多酶级联催化过程中,马来酸顺反异构酶MaiA催化的最适pH为8,天冬氨酸裂解酶AspA催化的最适pH为8.5,天冬氨酸β脱羧酶ASD催化的最适pH为5,为了使三种酶可以更好的协同作用,反应体系的pH值设定在pH 7.5,天冬氨酸β脱羧酶ASD无法发挥最优的催化活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L-丙氨酸的产量。为了进一步提高L-丙氨酸的产量,亟需一种在碱性环境下兼具稳定和高活性的天冬氨酸β脱羧酶。
因此,提供一种酶活在碱性条件下酶活更高稳定性更好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一种高产L-丙氨酸的方法,对于工业应用生产L-丙氨酸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最适pH条件为酸性(pH5.0),在碱性条件(pH 7.5)下催化活性较低。本发明通过对其进行基因突变,构建得到一个在碱性条件下酶活提高且稳定性提高的突变体E88R。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2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编码所述突变体的基因。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列。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携带所述基因的载体。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携带所述基因,或所述载体的细胞。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因工程菌,是以大肠杆菌为宿主,表达上述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工程菌以大肠杆菌BL21为宿主。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工程菌以pET系列质粒为载体。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为pET28a。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稳定性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第88位谷氨酸突变为精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5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