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接线式误码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6718.2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0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童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星芯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H04L43/082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圣霏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9 | 代理人: | 徐晶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式误码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接线式误码测试系统,包括:误码仪,包括主板,误码测试单元设有输出端和输入端,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器电连接,误码测试单元用于输出测试码源,以及接收测试码源后进行比对;测试转接板,包括电路板,信号配置单元分别与第二连接器、测试输出接口和测试输入接口电连接,第二连接器用于电连接第一连接器,信号配置单元用于将误码仪输出信号转换为与测试输出接口匹配的信号,以及将测试输入接口输入信号转换为与误码仪匹配的信号。本发明提供的免接线式误码测试系统,满足多种线缆的测试,且无需额外接入同轴线,操作简单,降低了测试成本,更适用于线缆批量生产中对于误码的测试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误码测试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免接线式误码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应用越来越广泛,4K、8K电视的逐步普及,互联网及视频源对于大数据量的需求及传输速度(速率)的要求,明显增加。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普通的铜线线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从而导致市场对于光纤(包括铜光混合及纯光纤)线缆的需求量及品质要求同步提升。
目前市面上误码仪的码源均为标准源,数据输入、输出通道接口基本均是采用SMA连接器,每一高速信号通道TX、RX端分别对应一个SMA连接器。线缆测试误码时,每一高速通道的TX、RX端均通过高速信号测试板及采用高速同轴线对接,高速同轴线不仅价格昂贵且易损坏,SMA连接器对接时也比较耗时,操作繁琐,导致线缆生产时无法全部进行误码测试,仅是进行实验试抽测,无法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接线式误码测试系统,满足多种线缆的测试,且无需额外接入同轴线,操作简单,降低了测试成本,更适用于线缆批量生产中对于误码的测试需求。
本发明公开的免接线式误码测试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接线式误码测试系统,包括:误码仪,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控制单元、误码测试单元和第一连接器,所述控制单元与误码测试单元电连接,所述误码测试单元设有输出端和输入端,所述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器电连接,所述误码测试单元用于输出测试码源,以及接收测试码源后进行比对;测试转接板,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器、测试输出接口、测试输入接口和信号配置单元,所述信号配置单元分别与第二连接器、测试输出接口和测试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电连接第一连接器,所述信号配置单元用于将误码仪输出信号转换为与测试输出接口匹配的信号,以及将测试输入接口输入信号转换为与误码仪匹配的信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器为高速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匹配的高速连接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器为高速背板互连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高速背板互连连接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测试输出接口和测试输入接口包括HDM I接口、TYPE-C接口、USB接口和DP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公开的免接线式误码测试系统的有益效果是:控制单元控制误码测试单元进行工作,误码测试单元产生的测试码源通过输出端输出至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电连接。信号配置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器接收测试码源,并在进行信号转换后输出至测试输出接口,测试输出接口与测试线缆输入端连接,测试线缆输出端与测试输入接口连接,测试线缆完成数据传输后信号配置单元进行信号转换后通过第二连接器输出至第一连接器,然后再通过输入端输入至误码测试单元,误码测试单元进行比对后将比对结果输出至控制单元。测试码源的输入和输出都是经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因此测试时只需将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便可进行误码测试,无需额外接入同轴线,操作简单,且降低了测试成本。而且通过设置不同的测试输出接口和测试输入接口可以满足多种线缆的测试,且只需将测试线缆连接测试输出接口和测试输入接口便可进行误码测试,更适用于线缆批量生产中对于误码的测试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免接线式误码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星芯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星芯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6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