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灰树花主辅棒出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487695.7 申请日: 2021-12-08
公开(公告)号: CN114027090A 公开(公告)日: 2022-02-11
发明(设计)人: 胡汝晓;王春晖;黄民勇;许放军;周宇;彭运祥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
代理公司: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代理人: 冷玉萍
地址: 410013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灰树花主辅棒出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灰树花主辅棒出菇方法。该方法包括菌棒制作、接种培菌、并棒、割口覆瓦催蕾和育菇等步骤。本发明的核心发明点在于:通过并棒改善菌包营养供应,控制出菇前期营养供应,加强出菇后期营养供应。本发明通过并棒使营养供应更稳定合理,确保出菇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营养供应,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碎菇率,可减少50%~80%,而且能够明显延长菇品货架期,延长菇品货架期4~7天,从而极大地提高菇品的商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灰树花出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灰树花主辅棒出菇方法。

背景技术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 (Dicks.ex Fr) S. F. Gray],又名舞茸,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菌属,是WHO和FAO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名贵经济品种,是一种膳、药兼用的高档珍稀食用菌。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灰树花进行人工驯化栽培,目前栽培规模较大省份有河北和浙江,其它省份如辽宁、山东、山西、陕西、安微、江苏、湖北、福建等也有灰树花的人工栽培,但规模都不大。灰树花的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

灰树花属多蕾出菇品种,与香菇、杏鲍菇、双孢菇等单蕾出菇品种(单菇大小差异较小)不同,灰树花单朵菇大小差异极大,可从几十克到几万克不等,因此其菇数量与总产量对应关系较小。

灰树花栽培的现有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

(1)现有技术1,菌包脱袋覆土出菇,其技术方案为:菌包脱袋覆土:每隔60cm,挖宽50cm、深25cm的畦沟,长3米,然后灌大水1次,水渗后,撒一薄层石灰,石灰以见白为宜,再将发好菌的菌袋将外层塑料袋全部脱去,竖直排放在畦沟内,在菌筒四周的间隙中填入经过晒干的沙壤土,使其与菌筒的培养基表面齐平。随后再在菌筒表面覆盖一层经过晒干的沙壤土,厚度为1.5-2.0厘米。覆土后,要及时调节土壤的水分,要求用手捏土粒不碎、不黏手为宜,可在土层表面铺垫一层直径0.3~0.5厘米的粗沙砾,以减少子实体底部沾土。出菇:菌包脱袋覆土后,把木棍或竹竿搭在畦上,覆上塑料布,再盖上草帘,搭建小拱棚,两端应留有通气孔。4月下旬自然气温达到l5℃以上,在畦内灌1次水,水量以没畦面2cm左右为宜,自动渗下后每天早、中、晚各喷水1次,水量以湿润地面为宜,并尽量往空间喷。根据降雨情况,干旱时每隔5~7d要浇水1次,水能立即渗下为宜,有降雨时少灌。灰树花原基发生后,喷水时应注意远离原基,避免将原基上的黄水珠冲掉。灰树花长大后可以向菇上喷水,促进菇体生长,至采收。该方法尚存在一些不足:脱袋覆土,劳动强度高,且难以保持菇底部整洁,对鲜菇销售不利;实质是多菌包出菇,菇体大,但每朵菇出菇包数不确定,因此每朵菇大小不均匀。

(2)现有技术2,菌棒单棒割口出菇(周知群,叶长文,毛可荣等.灰树花菌棒式栽培及覆土二次出菇技术[J].食用菌,2007(3):43-47.),其技术方案为:单棒割口:在适宜出菇的气候条件下,将长满菌丝并经过适当后熟期的菌棒搬入出菇大棚,选择菌丝生长浓密之处,用锋利小刀片将筒袋割成“V”形状,长度为1.5~2cm,并刮去割口处的菌皮及少许培养料,深约2~3mm,每个菌棒割口1~3个,割口后将菌棒平行排放于地面或层架上出菇。出菇:菌棒割口后应尽快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保持温度20~24℃。割口后7~10天左右,在割口处即可形成灰白色子实体原基,此时给予200-500勒克司散射光,早期在原基没有明显的蜂窝状分化时,只能采取盖膜、向地面喷水、保持地面湿润等措施来提高湿度,绝对禁止直接向原基喷水;在原基已分化出分枝、叶片,形成幼小的灰树花时,可向空间喷雾状水,要求少量多次,一般视情况每天喷水3-5次;待灰树花菇盖完全形成后,可以向菇上喷水,促进菇体生长,至采收。该方法的不足在于:为单棒出菇,整朵菇菇盖紧凑,完全发育菇盖数较少,碎菇多,菇体不美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未经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7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