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流量桁架泵吸泥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8252.X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7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梁涛;梁怀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济南光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2 | 代理人: | 张瑜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桁架 泵吸泥机 | ||
本发明涉及桁架泵吸泥机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流量桁架泵吸泥机,包括工作桥,工作桥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稳流桶,稳流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长刮臂,长刮臂与工作桥内壁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传动轴远离稳流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泥轴,工作桥远离稳流桶的一侧设置有动能机构,长刮臂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短刮臂,工作桥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堰板,通过设置洒水机构,配合设置的转动球可以减少套板与存水套在转动时产生的摩擦阻力,同时借由存水套做圆周运动对工作桥的上方进行清洗,同时配合输水管可以对工作桥内部进行充分的清洗,避免污泥粘附在工作桥的内部,达到便于本装置进行往复使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桁架泵吸泥机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流量桁架泵吸泥机。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中,沉淀池一般是在生化前或生化后泥水分离的构筑物,多为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在生化之前的称为初沉池,沉淀的污泥无机成分较多,污泥含水率相对于二沉池污泥低些。位于生化之后的沉淀池一般称为二沉池,多为有机污泥,污泥含水率较高。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废水从池的一端流入,水平方向流过池子,从池的另一端流出。污水处理厂平流式沉淀池需要通过桁架式泵吸吸泥机将沉于池底的污泥排出池外,由于吸泥机在对污泥排出工作后,吸泥机的机体内壁以及刮泥板等部件均会粘附有污泥,而粘附的污泥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吸泥机的再次工作,因此亟需一种可快速进行自清理的吸泥机设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流量桁架泵吸泥机,具备避免污泥粘附在工作桥的内部,达到便于本装置进行往复使用的效果等优点,解决了于吸泥机在对污泥排出工作后,吸泥机的机体内壁以及刮泥板等部件均会粘附有污泥,而粘附的污泥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吸泥机的再次工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避免污泥粘附在工作桥的内部,达到便于本装置进行往复使用的效果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流量桁架泵吸泥机,包括工作桥,工作桥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稳流桶,稳流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长刮臂,长刮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浓缩栅条,长刮臂与工作桥内壁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传动轴远离稳流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泥轴,刮泥轴远离稳流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轴承,底轴承远离刮泥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底刮板,工作桥远离稳流桶的一侧设置有动能机构,长刮臂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短刮臂,工作桥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堰板,通过设置短刮臂、浓缩栅条与长刮臂,借由稳流桶可以带动传动轴并使刮泥轴进行转动,刮泥轴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长刮臂与浓缩栅条进行同步转动,长刮臂转动的同时带动底轴承使底刮板同步转动,同时配合工作桥整体使污泥快速进行排出,达到快速大流量排出污泥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动能机构包括有下环槽,下环槽开设在工作桥的上表面,下环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下环板,下环板远离下环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环,套环位于工作桥的上方套环成圆环状设置,套环的内壁开设有内环槽,内环槽的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环槽。
优选的,所述动能机构还包括有底槽,底槽开设在工作桥上表面的中心处,底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输出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传动盘,传动盘位于套环的内部,传动盘与内环槽之间设置有洒水机构,通过设置动能机构配合洒水机构,将传动电机启动带动传动盘进行转动传动盘在套环的内部进行转动,同时传动盘带动洒水机构进行传动,此时洒水机构在套环的内部进行圆周运动,配合设置限位环槽可以将洒水机构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了洒水机构运动时的圆周轨迹,从而方便对工作桥内部的四周进行均匀的清洗。
优选的,所述洒水机构包括有两个套板,两个套板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输水管,输水管靠近工作桥的一端设置为高压喷头,输水管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转动轮,转动轮通过输水管转动连接在两个套板之间,且两个套板活动连接在内环槽的内部,上侧的套板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远离套板的一侧活动连接在限位环槽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8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