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GIS的输电线路张力放线仿真模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9676.8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9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辛小瑜;张晓明;王辉;刘中书;张令佳;张东海;惠君伟;何广奇;武嫚嫚;张春涛;李瑞雯;侯小波;祝俊刚;焦明明;吴斌;王军;常金生;王倩;杨若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北京洛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0;G06F16/29;G06T17/05;G06V20/17;G06Q50/06;G06F113/16;G06F113/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李腾飞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gis 输电 线路 张力 放线 仿真 模拟 系统 | ||
1.一种基于三维GIS的输电线路张力放线仿真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
外壳组件,其用于安放该仿真模拟系统的各个硬件部分组成结构,且其由箱体(1)和活动盖(2)构成,所述箱体(1)与活动盖(2)之间通过连接转轴(6)进行转动连接;
操作组件,其用于控制该仿真模拟系统运行,且其由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飞行操作面板(3)和模拟操作面板(4)、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盖(2)内侧面的飞行显示屏(9)和拍摄画面显示屏(10)构成,所述飞行操作面板(3)位于模拟操作面板(4)的一侧,所述飞行显示屏(9)位于拍摄画面显示屏(10)的一侧;
拍摄信号接收组件,其由信号中转组件(13)构成,并用于接收航拍器(12)所开拍摄到的地理信息数据、线路工程数据、施工中涉及的各类机具设备数据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给模拟操作面板(4);
该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
张力放线算法模型库,根据张力放线的流程、计算理论与方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张力放线算法模型库,为牵张力计算、放线分段提供算法支撑;
仿生数据库,张力放线的模拟仿真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通过采集各类数据,将采集的数据处理并入库,建立输电线路张力放线施工涉及的各类数据的数据库;
牵张场地模拟选址,张力计算算法可提供张力场的推荐位置范围,通过张力放线粗算确定牵张场位置,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张力放线细算,利用三维GIS平台提供的三维施工可视化环境及三维地形分析功能,综合放线区段、张力放线计算条件各种技术因素,进行牵张场地的选址;
计算校验与模拟,基于三维GIS平台,利用线路工程三维模型数据、高清影像、地形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张力放线计算仿真平台,将张力放线计算过程、算法与三维GIS深度融合,研究三维可视环境下的张力放线计算与仿真模拟;
施工方案优化设计,将已经建立的施工方案导入该仿真平台,为施工方案提供放线段的牵张力计算、导线张力计算、承载索张力计算,通过张力计算、跨越净空距离参数的反复试算,实现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GIS的输电线路张力放线仿真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操作面板(3)和模拟操作面板(4)之间设置有安放海绵垫(14)的安置槽(5),所述海绵垫(14)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操控手柄(11)、航拍器(12)以及信号中转组件(13)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GIS的输电线路张力放线仿真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与外设电源进行电性连接的电源接口(7),以及用于与所述信号中转组件(13)进行信号传输连接的信号传输接口(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GIS的输电线路张力放线仿真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中转组件(13)由活动支撑杆(17)、安置在所述活动支撑杆(17)内侧的信号天线(19)、一端转动连接在活动支撑杆(17)内侧中间部位,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信号天线(19)的底端的活动连杆(18)构成,所述活动支撑杆(17)的上端均转动连接在中心处穿过信号天线(19)的套环(16),所述活动支撑杆(17)的底端套设有可拆卸的固定帽(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GIS的输电线路张力放线仿真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2)由两块通过连接转轴(6)进行转动连接的面板构成,且两个面板的内侧面固定内嵌有模拟画面显示屏(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GIS的输电线路张力放线仿真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放线算法模型库包括张力机出口张力的计算、牵引机最大牵引力的计算、绳索在各档的水平张力的计算、绳索在各档的线长计算、下压力与包络角的计算,且每个计算接口完成本工序的参数输入及数学计算模型封装,相互独立,又前后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北京洛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北京洛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96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