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1120.2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0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钱冠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冠男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C01B25/45;B82Y30/00;B82Y40/00;H01M4/505;H01M4/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由组分A和组分B复合而成,组分A为改性镍钴锰酸锂,化学式为LiaNixCoyMnzMmO2,其中,1.0≤a≤1.1,0.33≤x≤0.7,0≤y≤0.33,0≤z≤0.5,0≤m≤0.1,且x+y+z+m=1,M为Zr、Ti、Ta或F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A的质量占比85%~99%;组分B为磷酸锰铁锂,化学式为LiaMnxFeyPO4,其中,0.9≤a≤1.1,0.3≤x≤1,0≤y≤0.7,且x+y=1,组分B质量占比1%~15%。本发明通过对镍钴锰酸锂材料的改性,提高了材料的高电压电化学性能,使其具有高容量和高循环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降低了镍含量,以及引入了高稳定性的磷酸锰铁锂材料,使得该多元材料同时具有高热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主要的正极材料有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两种,磷酸铁锂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但能量密度较低。而三元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但热稳定性较差。三元材料主要由锂镍钴锰的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组成,随着镍含量的增加,其比容量增加,而热稳定性降低。目前,鉴于人们对锂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高镍含量的三元材料LiNi0.8Co0.1Mn0.1O2材料开始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中,但由于其热稳定性较差,因此会降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另一方面,LiNi0.6Co0.2Mn0.2O2等三元材料由于镍含量低于LiNi0.8Co0.1Mn0.1O2材料,因此具有更到的材料热稳定性,而且,在高电压下可达到LiNi0.8Co0.1Mn0.1O2材料的容量,但由于高电压会导致正极材料界面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从而降低了材料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由组分A和组分B复合而成,组分A为改性镍钴锰酸锂,化学式为LiaNixCoyMnzMmO2,其中,1.0≤a≤1.1,0.33≤x≤0.7,0≤y≤0.33,0≤z≤0.5,0≤m≤0.1,且x+y+z+m=1,M为Zr、Ti、Ta或F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A的质量占比85%~99%;
组分B为磷酸锰铁锂,化学式为LiaMnxFeyPO4,其中,0.9≤a≤1.1,0.3≤x≤1,0≤y≤0.7,且x+y=1,组分B质量占比1%~15%。
可选的,所述改性镍钴锰酸锂材料的粒径为1~15μm之间,可以是单晶或多晶材料。
可选的,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粒径为50~300nm之间。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改性镍钴锰酸锂;
S2、将组分A和B进行物理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冠男,未经钱冠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11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