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吲哚降解能力的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491187.6 申请日: 2021-12-08
公开(公告)号: CN114231448B 公开(公告)日: 2023-05-23
发明(设计)人: 王颖思;周刚;谢小保;彭红;施庆珊;李彩玲;李素娟;彭如群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02F3/34;C12R1/01;C02F101/38
代理公司: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陈洁娣;刘明星
地址: 51007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吲哚 降解 能力 污染 霍尔 德氏菌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吲哚降解能力的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应用。该菌株为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DM32,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 No:62032,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4日。实验证明菌株DM32可在24h内完全清除1mmol/L吲哚,其降解吲哚的最适温度是30℃,最适pH为5~7,同时加大菌株DM32的起始接种量可有效加快吲哚降解速度。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DM32降解吲哚效率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和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吲哚降解能力的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吲哚是一种氮杂环芳烃化合物,也是常见的工业和农业废水中污染物之一,其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强烈的恶臭味,来源主要由水体中富营养化导致大规模繁殖的藻类分泌,动物如老鼠、狗、猪等的排泄物也含有高浓度的吲哚,以及石油加工、药物生产等工业生产都会产生大量含吲哚的废水,从而污染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甚至室内环境。吲哚还被认为是诱变剂和致癌物质,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长久性的危害。

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降解或者消除吲哚,具有试剂使用量大,成本高,同时会导致化学品的残留等问题。微生物具有生长繁殖速度快、生物量大和环境适应性高等的特点,因此利用微生物降解吲哚具有高效、绿色等优势,同时可以开发利用微生物降解吲哚得到的中间代谢产物,如靛蓝、靛红、靛玉红等,上述这些吲哚降解中间产物可在印染、特殊高分子材料制备、食品色素等领域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由此可见,利用微生物降解吲哚可获得高附加值产物,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微生物好氧降解吲哚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吲哚降解菌株主要有假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贪铜杆菌属、丛毛单胞菌属和链霉菌属等。与此同时,一些真菌,如黑曲霉、嗜热侧孢霉菌、内生真菌和白腐真菌等在特定条件下也能完成吲哚降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污染环境中吲哚难以清除的难题,并有效利用吲哚可以作为细菌碳源的特点,提供一种降解吲哚的菌株和施用最佳条件,从而提高吲哚生物清除的效率。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contaminans)DM32,本发明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DM32是由生产用水中分离获得,所述的16sRNA从第1位至第1434位之间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菌株已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032,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4日。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contaminans)DM32在降解吲哚中的应用。进一步的,是提供所述的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DM32在吲哚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contaminans)DM32在以吲哚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contaminans)DM32在制备降解吲哚的微生物菌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降解吲哚的微生物菌剂,该菌剂含有所述的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DM32作为主要活性成分。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在吲哚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七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降解吲哚的方法,具体是将所述的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DM32接种至含吲哚的体系中进行培养,以实现吲哚的降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1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