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1648.X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4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颜灵智;史策;王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00;B66B5/02;F16F15/04;F16F15/0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家标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324 | 代理人: | 单付玲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防护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梯防护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机构,底座可转动地设置于电梯轿厢侧壁;支撑机构设于所述底座,能够随所述底座相对于电梯轿厢侧壁转动,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在收纳于所述底座的收纳位置和伸出于所述底座的支撑位置之间运动。通过在电梯轿厢侧壁设置可转动地底座,当电梯发生急坠等故障时,乘梯人员可在底座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从而把直线冲击转换成角动量,降低对乘梯人员的冲击作用;底座设置于电梯轿厢侧壁,不会增大电梯的整体体积;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可以带着乘梯人员随底座相对于电梯轿厢侧壁转动,为乘梯人员的腰部和臀部提供支撑,提供更好的防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土地资源有限,为了将更多的地面留给草地、树木来营造好的居住环境,房子则向高空发展,因此电梯房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电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安全隐患。例如,当出现电梯抱闸没调好或电梯超载等情况,会导致极少量的电梯发生急速坠落或急速上升等事故。虽然电梯事故率较低,但是万一发生电梯事故,由于电梯内没有安全设施,乘梯人员会受到严重伤害。
现有一种新型客用安全缓冲电梯轿厢,包括轿厢主体,轿厢主体的顶端上表面中部焊接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吊耳,轿厢主体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滑轨,轿厢主体的内腔下部水平设置有缓冲踏板,且缓冲踏板的两端与滑轨之间分别滑动配合,缓冲踏板的中部填充为泡沫结构,缓冲踏板的两端中部均开有卡槽,轿厢主体的两侧下部分别铰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头,传动杆的底端设置有电磁开关,且电磁开关通过螺栓固定在轿厢主体上,轿厢主体的底端两侧与缓冲踏板的下表面之间竖直连接有伸缩套筒,伸缩套筒的外圈套接有拉压弹簧,轿厢主体的底端中部与缓冲踏板的下表面之间竖直安装有多个阻尼器。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上述客用安全缓冲电梯轿厢通过在电梯轿厢内的底部设置拉压弹簧、阻尼器和缓冲踏板,当电梯出现急速坠落等事故时,拉压弹簧和阻尼器伸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但是在电梯坠落的瞬间,乘梯人员仍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作用,而受到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梯缓冲装置会增大电梯的整体体积,且在电梯发生坠落时,乘梯人员仍会受到巨大冲击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防护装置,包括:底座,可转动地设置于电梯轿厢侧壁;支撑机构,设于所述底座,能够随所述底座相对于电梯轿厢侧壁转动,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在收纳于所述底座的收纳位置和伸出于所述底座的支撑位置之间运动。
可选地,所述电梯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架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架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在所述收纳位置和所述支撑位置之间运动。
可选地,所述电梯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机构;所述架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且所述架体从所述收纳位置利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运动到所述支撑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槽体,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架体中的一个;栓体,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架体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槽体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槽体转动;
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二槽体,与所述第一槽体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槽体的上方,所述栓体能够从所述第一槽体滑入所述第二槽体,当所述栓体位于所述第二槽体内时所述栓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槽体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16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