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莓灰霉病防控及采后贮藏鲜果保鲜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1876.7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2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冬兰;巴良杰;曹森;马超;瞿光凡;孙雁征;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A01G13/00;A23B7/144;A23B7/04;A01N43/40;A01N43/80;A01N37/32;A01P3/00;A01P1/00;A01N43/38;A01N43/22;A01N45/00;A01N4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梁月钊 |
地址: | 55000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莓 灰霉病防控 贮藏 鲜果 保鲜 技术 | ||
1.一种蓝莓灰霉病防控及采后贮藏鲜果保鲜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进行采摘的蓝莓进行摘前第一次处理,即喷施复配农药处理;
S2、对需要进行采摘的蓝莓进行摘前第二次处理,即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S3、对成熟的蓝莓果实进行采摘;
S4、对采摘的蓝莓果实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其分装入储存箱中,并将其置于冷库中进行梯度降温处理;
S5、将经过梯度降温处理之后的蓝莓果实置于冷库中,并采用1-MCP与ClO2对其进行复合熏蒸处理;
S6、熏蒸处理完成之后,将其置于1±0.6℃、RH85%的冷库中进行贮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灰霉病防控及采后贮藏鲜果保鲜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摘前喷施复配农药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S11、在蓝莓植株开花之前,对植株中夹杂生长的杂草进行去除;
S12、待到蓝莓植株开花十天后,对其进行第一次复配农药喷施;
S13、待到蓝莓植株开花五十天后,对其进行第二次复配农药喷施;
S14、待到蓝莓植株开花九十天后,对其进行第三次复配农药喷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灰霉病防控及采后贮藏鲜果保鲜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复配农药是由50%的啶酰菌胺、25%的啶菌唑与50%的腐霉利进行复配混合而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灰霉病防控及采后贮藏鲜果保鲜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时间为蓝莓植株开花九十天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灰霉病防控及采后贮藏鲜果保鲜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褪黑素18-25份、芸苔素内酯15-23份、亚精胺12-16份、赤霉酸5-8份、S-诱抗素3-6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灰霉病防控及采后贮藏鲜果保鲜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对蓝莓果实进行预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去除采摘后的机械损伤以及病虫害果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灰霉病防控及采后贮藏鲜果保鲜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对蓝莓果实进行梯度降温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将其置于15℃的环境中贮藏1-2天,再将其置于10℃的环境中贮藏3-4天,然后再将其置于8℃的环境中贮藏4-5天,最后将其置于6℃的环境中贮藏5-6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灰霉病防控及采后贮藏鲜果保鲜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对蓝莓果实进行熏蒸处理时的冷库温度设置为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学院,未经贵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18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流互感器
- 下一篇:一种热轧卷板用可均匀射流的冷却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