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材料的快速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92373.1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1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标;郭成强;张奇峰;李檀;林国峰;徐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朱萍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材料 快速 热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材料的快速热处理工艺,属于铝合金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材料的快速热处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预热后的铝合金棒料通过辊锻、预锻、终锻、淬火、机加工,再进行T5人工时效处理;T5人工时效处理温度为180‑210℃,时间为100‑150min;所述辊锻、预锻、终锻过程材料温度始终保持在400‑5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热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铝合金材料的快速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热处理是将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热处理的工艺不同,制得的产品的机械性能和内部组织不同。T5和T6热处理是6xxx锻造铝合金常用的两种热处理工艺。T5热处理指的是从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进行人工时效。T6热处理是由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然后人工时效。目前由于对铝合金产品的机械性能要求比较高,通常采用T6的热处理方式,但是获得的产品晶粒尺寸较大、步骤较为繁琐;而现有的T5热处理工艺由于锻造之后产品温度通常较低,且温度不稳定,锻件的机械性能很难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铝合金材料的快速热处理工艺,满足铝合金材料高强度、高稳定性等性能要求并缩短热处理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铝合金材料的快速热处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预热后的铝合金棒料通过辊锻、预锻、终锻、淬火、机加工,再进行T5人工时效处理;T5人工时效处理温度为180-210℃,时间为100-150min。
本发明的热处理过程采用淬火、T5人工时效处理,舍去了常规的固溶处理,转为通过提高产品锻造温度,使产品锻造成型后仍有较高的温度,有足够多的第二相融入固溶体中,并且锻造完成后锻件立即进行快速水冷,第二相来不及析出,也可以获得过饱和的固溶体,随后进行时效处理使合金强化。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工艺能够缩短时效的处理时间。
固溶处理通常是铝合金强化热处理的第一个步骤,但是单独的固溶处理并不能达到合金强化的目的,通常是将固溶、淬火、时效相结合。对第二相在基体相中的固溶度随温度降低而显著减小的合金,将其加热至第二相能全部或最大限度的融入固溶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以快于第二相自固溶体中析出的速度冷却(淬火),即可获得过饱和的固溶体(过饱和的溶质原子和空位)固溶处理后,随即进行第二个步骤—时效,合金即可得到显著强化。材料加热温度越高,融入固溶体的第二相越多,即固溶体的浓度越高,在随后的时效后的强化效果越好。
本发明中将锻造后的材料直接进行淬火,但是刚刚淬完火的变形铝合金材料,其强度只比退火状态的稍高一点,而延伸率却比较高;淬火所得的过饱和固溶体是不稳定的,这种过饱和固溶体有自发分解的趋势。因此需要进行时效处理,把它置于一定的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过饱和固溶体便发生分解,从而引起合金的强度和硬度的大幅度增高。此外,时效时间过长会导致硬度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铝合金棒料的预热温度为510-550℃,时间为20-60min。
铝合金棒料在510-550℃预热20min以上,使得第二相能最大限度的融入铝合金基体里。
作为优选,所述辊锻、预锻、终锻过程材料温度始终保持在400-550℃。
进一步优选,所述辊锻后温度高于预锻温度,预锻温度高于终锻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辊锻后材料温度为480-520℃。
作为优选,所述预锻温度为450-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2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屏幕颜色采集方法、装置、摄像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共晶贴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