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维Sn-CdS/碲化钼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3107.0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黎;韩晓宁;张诗豪;李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0336 | 分类号: | H01L31/0336;H01L31/0352;H01L31/102;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彭玉婷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n cds 碲化钼异质结 光电 探测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混维Sn-CdS/碲化钼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探测器的结构为电极/Sn-CdS/MoTe2异质结/电极;所述Sn-CdS/MoTe2异质结中Sn-CdS为Sn掺杂CdS纳米线,MoTe2为纳米片;所述Sn掺杂CdS纳米线与MoTe2纳米片构建为垂直异质结,Sn-CdS/MoTe2异质结不与电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维Sn-CdS/碲化钼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Ti/Au,Ti的厚度为8~12nm,Au的厚度为45~5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维Sn-CdS/碲化钼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n掺杂CdS纳米线中Sn掺杂量为1~3%,Sn掺杂CdS纳米线的长度为100~500μm,直径在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维Sn-CdS/碲化钼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oTe2的厚度为10~30nm。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混维Sn-CdS/碲化钼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采用化学气相生长法得到的Sn掺杂CdS纳米线,将单根纳米线放到Si/SiO2衬底的表面,并在80~100℃加热,使纳米线与衬底贴合,制得Sn掺杂CdS纳米线/Si/SiO2衬底;
S2.采用机械剥离法剥离MoTe2晶体,在硅片衬底上得到MoTe2纳米片;
S3.采用干法转移的法将MoTe2纳米片转移到步骤S1的Sn掺杂CdS纳米线上,得到Sn-CdS/MoTe2异质结;
S4.分别在MoTe2纳米片与Sn-CdS纳米线的边缘制作Ti/Au电极,在真空条件下150~200℃退火,制得电极/Sn-CdS/MoTe2异质结/电极,即为基于混维Sn-CdS/MoTe2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混维Sn-CdS/碲化钼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加热的时间为10~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混维Sn-CdS/碲化钼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退火的时间为20~30min。
8.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混维Sn-CdS/碲化钼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在宽带快速光电探测、成像或光电通讯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31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绕线穿线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农林用车辆的导航控制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