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用除尘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94806.7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8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春;顾新忠;王太余;周良良;钱益来;庞良;曹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AAA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B24B5/36;B24B5/35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朱平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除尘 结构 具有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用除尘结构,涉及除尘技术领域,包括:除尘管、固定组件、滤尘球。滤尘球旋转嵌入固定组件中,利用滤尘球中滤尘板被堵塞受到的压力推动推杆一和蓄力块压缩蓄力弹簧蓄力,之后通过压力弹簧推动锁头卡紧推杆一限制蓄力弹簧和推动锁片脱离应力杆一的凹槽,使得推力弹簧不受限制,带动滤尘球转动,实现气压口对滤尘球的清理,然后利用气压口进入滤尘球的空气压力推动滤尘板,使得推杆二拉动尖锥脱离锁头,此时蓄力弹簧不受限制,推动推杆一、应力杆一、旋转轴和应力杆二复位(推力弹簧重新蓄能),滤尘球回归原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额外能源,各个滤尘球能够实现自动旋转清洁和旋转复位进行过滤,提高除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用除尘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支撑旋转体,轴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轴承进行打磨抛光,轴承抛光时会产生较多的金属粉尘,这对工作人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如果人体吸入这些金属粉尘,将会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对轴承打磨抛光产生的金属粉尘处理。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对金属粉尘的处理经常采用干式过滤方案进行处理,干式过滤方案通过过滤结构对金属粉尘进行过滤,将金属粉尘截留下来,但这种干式过滤方案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很容易将过滤孔堵塞,从而降低除尘效果,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时间采用干式过滤方案对金属粉尘过滤后,易导致过滤孔堵塞,从而降低除尘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具有轴承用除尘结构的除尘装置。
本发明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除尘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用除尘结构,其中,包括:除尘管、固定组件、滤尘球,所述除尘管内设有除尘腔,所述固定组件中的安装板安装在所述除尘腔中,所述滤尘球通过旋转轴旋转嵌入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设有气压口与收集口,所述气压口分布在所述滤尘球上,所述收集口分布在所述滤尘球下。
所述滤尘球具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两侧具有与所述除尘腔连通的通气口,所述过滤腔中安装有滤尘板,所述滤尘板上的滑动块与所述过滤腔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推杆一,锁头抵在所述推杆一表面,所述推杆一上设有与所述锁头配合的弧形槽,所述锁头连接压力弹簧,固定在所述锁头上的锁片嵌入应力杆一的凹槽中,以固定滑动连接在所述滤尘球中的所述应力杆一,所述应力杆一连接有与所述旋转轴上齿轮一啮合的齿条一。
所述推杆一与蓄力块相连,所述蓄力块位于所述应力杆一的侧端,所述蓄力块连接蓄力弹簧,应力杆二滑动连接所述滤尘球,所述应力杆二的一端连接有预压紧的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小于所述蓄力弹簧,所述应力杆二的另一端连接有与所述旋转轴上齿轮二啮合的齿条二。
所述滑动块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推杆二,所述推杆二连接复位弹簧,所述推杆二的滑动板滑动连接尖锥,所述锁头通过两伸缩连接的头端部组成,所述尖锥卡入两所述头端部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在使用时,含尘气体通过滤尘球的通气口从除尘腔进入过滤腔过滤,使得滤尘板的过滤孔截留含尘气体中的金属粉尘。当滤尘板过滤孔被堵塞时,滤尘板会受到的压力增大,继而通过滑动块推动推杆一侧移带动蓄力块压缩蓄力弹簧。推杆一侧移后,弧形槽与锁头上下相对应,锁头在压力弹簧的推动下带动尖锥与锁片进行移动,锁头进入弧形槽中,锁片脱离应力杆一的凹槽,此时预压紧的推力弹簧推动应力杆二,促使齿条二推动旋转轴的齿轮二转动,使得旋转轴和齿轮一同步转动,使得齿条一与应力杆一侧移至与蓄力块贴合,同时旋转轴带动滤尘球逆时针转动,使得滤尘球两侧的通气口旋转至与安装板的气压口和收集口相对。之后通过气压口的气流对滤尘板进行吹气,通过气流压力与过滤腔中逐渐升高的气体压力疏通滤尘板的过滤孔,使得过滤孔落下的金属粉末进入到收集口中进行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AAA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AAA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48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