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乏燃料元件的破损检测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4833.4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2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张亚东;韩玉祥;王硕;朱磊;蔡光博;吉学亦;李保青;路英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3/22 | 分类号: | G01M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王鹏鑫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元件 破损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乏燃料元件的破损检测装置和方法,破损检测装置包括:通气管路,通气管路与容器连通,容器用于盛放乏燃料元件;收集装置,与通气管路连接,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容器中的气体,以通过检测气体中的放射性核素确定容器中的乏燃料元件是否破损;气体泵,与收集装置连接;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设置在通气管路中并设置在容器和收集装置之间,当第一阀门关闭时,气体泵能够抽取收集装置内的气体以在收集装置中建立真空环境,当第一阀门开启时,气体泵能够抽取容器中的气体以使容器中的气体被收集装置收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破损检测装置和方法能够较高效地检测乏燃料元件是否发生破损,并且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电站燃料元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乏燃料元件的破损检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元件包壳担负着包容燃料芯块裂变产物的任务。乏燃料元件是指经过辐照照射、使用过的核燃料,乏燃料元件被取出后需要进行转运,由于乏燃料元件存在破损风险,在转运之前需要准确地判断出该乏燃料元件的包壳是否破损,以保证乏燃料转运的安全。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申请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申请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申请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申请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乏燃料元件的破损检测装置,包括:通气管路,通气管路与容器连通,容器用于盛放乏燃料元件;收集装置,与通气管路连接,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容器中的气体,以通过检测气体中的放射性核素确定容器中的乏燃料元件是否破损;气体泵,与收集装置连接;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设置在通气管路中并设置在容器和收集装置之间,当第一阀门关闭时,气体泵能够抽取收集装置内的气体以在收集装置中建立真空环境,当第一阀门开启时,气体泵能够抽取容器中的气体以使容器中的气体被收集装置收集。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乏燃料元件的破损检测方法,包括:使用通气管路将收集装置与容器连接,并将收集装置与气体泵连接,容器用于盛放乏燃料元件;关闭设置在容器与通气管路之间的第一阀门,运行气体泵以在收集装置中建立真空环境;在收集装置中建立真空环境后,打开第一阀门,使气体泵继续运行以将容器中的气体引入收集装置;停止运行气体泵,检测收集装置中的气体中的放射性核素以确定容器中的乏燃料元件是否破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乏燃料元件的破损检测装置和方法能够高效率的检测乏燃料元件是否破损并且检测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破损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破损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破损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破损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破损检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申请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设备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4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