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5650.4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0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乔冬梅;庞颖;赵宇龙;白芳芳;韩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代维凡 |
地址: | 453004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中种植富集作物;待富集作物出苗后15‑25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待富集作物出苗后26‑35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待富集作物出苗后36‑45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待富集作物出苗后46‑55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待富集作物成熟后,将其连根收割即可。该修复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植物修复方法存在的重金属去除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土壤重金属重度、中度、轻度、轻微污染比例截止2014年已分别达到 0.5、0.5、0.8、5.2%,土壤中Cd的点位超标率已超7.0%;重金属污染耕地约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这其中土壤Cd污染最为严重。Cd在土壤中滞留时间长、迁移能力差,兼具重毒性、生物难降解性及潜在致癌性;其在土壤中的累积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后会导致土壤环境急速恶化,极易通过生物富集、水环境浸出等途径危害粮食安全、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土壤Cd污染治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与众多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投资低、可大面积推广、不破坏土壤结构、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相对安全、可靠的环境友好型重金属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程度; Cd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通常较低,可供植物吸收的比例较小,大都以相对稳定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而有机酸则能够通过络合和螯合作用活化土壤中的固相Cd,调节Cd离子在土壤固相与液相间的浓度平衡,增加土壤溶液中的Cd离子浓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壤修复的目的。但是,现有的采用有机酸修复镉污染土壤过程中,镉的去除效率还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该修复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植物修复方法存在的重金属去除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中种植富集作物;
(2)待富集作物出苗后15-25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使得土壤中有机酸浓度为1-3mmol/kg;
(3)待富集作物出苗后26-35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使得土壤中有机酸浓度为1-4mmol/kg;
(4)待富集作物出苗后36-45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使得土壤中有机酸浓度为4-6mmol/kg;
(5)待富集作物出苗后46-55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使得土壤中有机酸浓度为1-3mmol/kg;
(6)待富集作物成熟后,将其连根收割即可。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富集作物为油葵、玉米或荞麦。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富集作物为油葵。
进一步地,步骤(2)中待富集作物出苗后18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使得土壤中有机酸浓度为3mmol/kg。
进一步地,步骤(3)待富集作物出苗后30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使得土壤中有机酸浓度为4mmol/kg。
进一步地,步骤(4)待富集作物出苗后45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使得土壤中有机酸浓度为4mmol/kg。
进一步地,步骤(5)待富集作物出苗后55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使得土壤中有机酸浓度为2mmol/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56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