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射频微波组件点焊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95715.5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6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宽;张晓荷;焦晓泽;徐达;袁彪;常青松;杨志杰;戎子龙;闫敏芳;郑肖辉;汲琳;张晴;郭雪林;孙敬晔;丛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11/36 | 分类号: | B23K11/36;B23K11/11;B23K37/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一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射频 微波 组件 点焊 工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射频微波组件点焊工装,属于微组装技术领域,包括引线筒、出线头、绕线轴以及控制机构,引线筒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引线孔;出线头连接于引线筒的第一端,具有与引线孔同轴的出线孔,出线孔的内径小于引线孔的内径;绕线轴转动连接于引线筒的第二端,且其轴线与引线筒的轴线垂直;控制机构包括支撑件和控制件,支撑件与控制件沿引线筒轴线对称设置,支撑件固定于引线筒上,控制件具有沿引线筒径向向支撑件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以压紧通过支撑件与控制件之间的引线。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点焊工装,能够避免对引线造成的夹伤、掉落等损伤问题,弧形制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引线点焊的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操作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射频微波组件点焊工装。
背景技术
平行微隙焊(Parallel Gap Welding,简称微隙点焊,微点焊,点焊),是电阻焊的一种。射频、微波及混合电路微组装时,点焊金丝/金带的技术主要为电阻焊,需要点焊键合金丝或金带,焊接时,先将金丝或金带裁剪为小段金丝或小段金带,手持镊子小心夹取小段金丝或小段金带,并将小段金丝或小段金带弯成弧形进行点焊,点焊后还需手持镊子适当用力将焊接好的引线拉断完成焊接。
由于微波/射频组件尺寸较小,芯片焊接空间小,微组装应用的引线密度大,结构复杂;小段金丝或小段金带的长度为毫米级,长度甚至为0.2毫米、0.1毫米等,长度短;同时,小段金丝的直径或小段金带的厚度为微米级,例如50微米、150微米等。因此,要求的精度和操作控制难度都很大,该操作对人员和镊子的要求都较高,镊子太尖会损伤金丝/金带,太钝又不好夹取金丝/金带。操作人员点焊时需要一直用力夹住金丝/金带,用力不够金丝/金带会脱落,用力太大又可能会损伤金丝/金带,操作过程中手和胳膊很容易出现疲劳。
目前这种繁琐而效率较低的纯手工点焊操作,具有:点焊过程镊子对金丝/金带的夹取损伤、引线弧度成形控制难度大、点焊效率较低等技术难题,已成为阻碍微组装产能发展的重要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式射频微波组件点焊工装,旨在避免点焊过程中工具及人员操作不当对金丝或金带造成损伤、引线弧度成型控制难度大、点焊效率低等技术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射频微波组件点焊工装,包括:引线筒、出线头、绕线轴以及控制机构,引线筒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引线孔;出线头连接于所述引线筒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引线孔同轴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引线孔的内径;绕线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引线筒的第二端,且其轴线与所述引线筒的轴线垂直;控制机构包括支撑件和控制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控制件沿所述引线筒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引线筒上,所述控制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引线筒上,且具有沿所述引线筒径向向所述支撑件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以压紧通过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控制件之间的引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弹簧及受压形变的导引管,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装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控制件上;所述导引管夹持于所述弹簧的相邻螺旋段之间,且与所述弹簧的弹力方向正交;所述控制件向所述支撑件方向移动,挤压所述弹簧,以压紧穿过所述导引管的引线,所述支撑件退回,所述弹簧复位,以松开穿过所述导引管的引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引管为热塑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紧固柱以及与所述紧固柱相连的限位柱,所述紧固柱螺纹连接于所述引线筒的螺纹孔内,所述限位柱伸入所述引线筒内,且穿设于所述弹簧的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件包括依次相连的外控制头、滑动柱、内限位盘及连接柱,所述滑动柱与所述引线筒上的导向孔滑动配合,所述外控制头限位于所述导向孔的外侧,所述内限位盘限位于所述导向孔的内侧,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装于所述连接柱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控制头设有内螺纹孔,其与所述滑动柱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5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