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低弹水工抗冲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96707.2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3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广森;俞建松;俞裕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星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24/42;C04B20/04;C04B20/02;C04B18/04;C04B20/10;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5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水工 抗冲磨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水工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强低弹水工抗冲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高强低弹水工抗冲磨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60‑310份水泥、150‑200份矿粉、920‑980份碎石、460‑500份机制砂、5‑10份减水剂、120‑200份水、40‑60份增强剂、75‑120份抗冲磨剂;所述抗冲磨剂包括:1‑1.5份改性橡胶颗粒、0.5‑1份磷渣、0.8‑1.2份磷石膏、0.2‑0.4份膨胀剂、0.1‑0.5份粉煤灰、0.1‑2.5份凝灰岩。本申请的高强低弹水工抗冲磨混凝土具有改性橡胶颗粒分散均匀、不易上浮,抗冲磨强度高,保证水工建筑的使用性和耐久性,凝结时间快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工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强低弹水工抗冲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泄水建筑物是涉及水电站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建筑,泄水建筑物的过流部位由于泄流量大、流速快、含沙量高,极易受到高速水流冲磨,易出现磨蚀破坏现象,严重者建筑物过流表面会出现大面积剥蚀破坏。
为了缓解泄水建筑物过流面易受到高速水流冲磨破坏的问题,目前解决方法主要有两个,第一种是使用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另一种是采用有机复合材料作为混凝土表面涂料,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冲磨性能。
但高强度混凝土因水泥用量大,水化放热量高而易产生干缩裂缝及温度裂缝,须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维修,且维修后不稳定。而有机复合材料大多集中在有机材料砂浆类,如环氧类抗冲磨砂浆,其中含有较多易挥发性溶剂,在潮湿和有水环境下,伴随着泄水高频震动,易产生龟裂、起翘和剥落,且施工不便,适应性较差。
因此,研发一种水工抗冲磨性能好的混凝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能力和耐磨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低弹水工抗冲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低弹水工抗冲磨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强低弹水工抗冲磨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60-310份水泥、150-200份矿粉、920-980份碎石、460-500份机制砂、5-10份减水剂、120-200份水、40-60份增强剂、75-120份抗冲磨剂;
所述抗冲磨剂包括:1-1.5份改性橡胶颗粒、0.5-1份磷渣、0.8-1.2份磷石膏、0.2-0.4份膨胀剂、0.1-0.5份粉煤灰、0.1-2.5份凝灰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磷渣和磷石膏属于废弃资源,且橡胶颗粒的耐磨性极强,将磷石膏、磷渣用于制备抗冲磨剂,不仅回收了废弃资源,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粉煤灰和凝灰岩的作用下,磷石膏和磷渣受到激发,产生胶凝性物质,显著改善硬化混凝土的孔结构,使C-S-H增多,混凝土结构致密,从而增强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
优选的,所述改性橡胶颗粒由以下方法制成:
(1)将废弃轮胎粉碎,制成橡胶颗粒;
(2)将橡胶颗粒依次置于质量分数为1-1.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5-1%偶联剂乙醇溶液中浸渍,然后晾干。
因橡胶颗粒属于憎水性弹性胶体合成材料,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不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氢氧化钠溶液使橡胶颗粒中硬脂酸锌析出,增大橡胶颗粒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橡胶颗粒与水泥等的粘结,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偶联剂能在橡胶颗粒和水泥等组分之间形成稳定的化学键,增强粘结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冲磨强度。
优选的,所述改性橡胶颗粒的制备方法还包括:(3)将浸渍烘干后的橡胶颗粒置于由磁铁矿、纳米二氧化硅、异氰酸酯、氨基化碳纳米管和乙二胺制成的混合液中,在80-90℃下超声分散20-40min,干燥、粉碎,制成改性橡胶颗粒,橡胶颗粒与混合液的质量比为0.8-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星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星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6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