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建立方法及建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8873.6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1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程瑶;贾宁;杨飞宇;田又源;高晨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7;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9 | 代理人: | 王梦幻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模型 建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VMD‑WVD和SSA参数优化DB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建立方式如下:获取滚动轴承在不同振动状态下的多个振动信号,首先,通过变分模态分解将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BIMF。比较每个BIMF的方差贡献率。通过WVD将贡献率最大的BIMF信号从一维时域信号转换为二维特征谱,从而得到故障状态的二维特征矩阵。利用SSA的全局优化能力对DBN参数组合进行优化得到优化DBN,将二维特征矩阵输入值优化DBN,从而得到DBN的最佳网络结构,即为得到滚动轴承故障。结果表明,本发明建立的模型能够提高信号特征提取能力,在全局优化条件下解决问题,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 VMD-WVD和SSA参数优化DB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建立方法及建立系统。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作为传动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力、风电、军事、工业机械生产等领域的各种传动系统中。滚动轴承由于其工作时间长、工作频率高、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常伴随着磨损、噪声、负载不平衡等故障。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分为三个部分: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其中,特征提取是最重要的部分,它极大地影响着模式识别精度的上下限。各种一维或二维信号特征提取技术被应用于振动信号特征提取,如傅里叶变换、经验模态分解、综合经验模态分解、连续小波变换、希尔伯特包络谱和变分模式分解。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深度学习模型经常被用于优化、诊断和预测。常用的网络模型包括深度信念网络(DBN)、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支持向量机(SVM)等。经过信号特征处理后,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分类识别精度高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来建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的方法,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VMD-WVD和SSA参数优化DB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建立方法及建立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滚动轴承在正常振动状态下的多个正常振动信号,在外圈故障振动状态下的多个外圈故障振动信号,在内圈故障振动状态下的多个内圈故障振动信号,以及在滚动体故障振动状态下的多个滚动体故障振动信号;
对每个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包含有多个正常矩阵、多个外圈故障矩阵、多个内圈故障矩阵和多个滚动体故障矩阵的数据集;
利用SSA的全局优化能力对DBN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DBN;
将所述数据集输入至所述优化后的DBN中进行训练,得到所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每个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包含有多个正常矩阵、多个外圈故障矩阵、多个内圈故障矩阵和多个滚动体故障矩阵的数据集,包括:
针对每个正常振动信号,依次通过VMD和WVD进行时频变化后得到正常矩阵;
针对每个内圈故障振动信号,依次通过VMD和WVD进行时频变化后得到外圈故障矩阵;
针对每个内圈故障振动信号,依次通过VMD和WVD进行时频变化后得到内圈故障矩阵;
针对每个滚动体故障振动信号,依次通过VMD和WVD进行时频变化后得到滚动体故障矩阵;
将所有的正常矩阵、外圈故障矩阵、内圈故障矩阵和滚动体故障矩阵保存至数据集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对每个正常振动信号,依次通过VMD和WVD进行时频变化后得到正常矩阵,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88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