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数据去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99192.1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0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闻达;霍守东;刘洪;吴天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6;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数据 方法 | ||
1.一种地震数据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包括随机噪音、面波和线性噪音的含噪地震数据;
将含噪地震数据输入随机噪音去噪模型,得到第一去噪地震数据;
将第一去噪地震数据输入面波去噪模型,得到第二去噪地震数据;
将第二去噪地震数据输入线性噪音去噪模型,得到第三去噪地震数据;随机噪音去噪模型、面波去噪模型和线性噪音去噪模型均是利用历史含噪地震数据训练深度学习网络得到的;深度学习网络是通过Transformer模型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后得到的,具体编码过程为:
将输入数据通过多层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数据的特征,得到一个中间特征图;
通过线性映射将中间特征图转化为满足Transformer模块所需要的维度;
通过Transformer模块得到提取全局特征的中间特征图;
通过reshape操作将全局特征的中间特征图转化为CNN网络所需维度,从而实现基于CNN与Transformer的混合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含噪地震数据之前还包括:
构建深度学习网络;
获取历史含噪地震数据;
去除历史含噪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音,得到第一历史去噪地震数据;
以历史含噪地震数据为输入,以第一历史去噪地震数据为输出,对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得到随机噪音去噪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含噪地震数据之前还包括:
去除第一历史去噪地震数据中的面波,得到第二历史去噪地震数据;
以第一历史去噪地震数据为输入,以第二历史去噪地震数据为输出,对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得到面波去噪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含噪地震数据之前还包括:
去除第二历史去噪地震数据中的线性噪音,得到第三历史去噪地震数据;
以第二历史去噪地震数据为输入,以第三历史去噪地震数据为输出,对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线性噪音去噪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91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