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霉混纺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9579.7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2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徐鼎;徐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射阳县鸿昇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D01F8/02;D01F8/08;D01F8/18;D01F8/16;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刘文骞 |
地址: | 224354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霉 混纺 再生 棉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霉混纺再生棉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2~4;
废旧棉织品30~50;
多聚磷酸铵2~7;
胶黏纤维10~20;
抑菌剂1~5;
羧甲基纤维素1~3;
棉纱边角料20~25;
聚乙烯醇5~15;
抗氧化剂2~4;
竹炭纤维10~15;
偶联剂3~10;
亚麻纤维6~9;
苎麻纤维11~18;
含氟丙烯酸酯2~5;
聚丙烯酸钠2~14;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10~12;
晴纶棉9~12;
乳胶6~13;
甘油5~7;
纳米二氧化硅5~7;
聚丙烯9~14;
纳米氧化锌3~5;
液体石蜡2~14;
聚氨酯纤维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混纺再生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有机磷类偶联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混纺再生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胶为纯丙类乳胶。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霉混纺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30~50份废旧棉织品、20~25份棉纱边角料、9~12份晴纶棉、10~15份竹炭纤维、6~9份亚麻纤维、6~9份亚麻纤维、10~12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1~10份聚氨酯纤维放入清洗箱中清洗2~3次,水温控制在30~45摄氏度,浸泡50~60分钟,除去杂质,再进行沥干烘干加工;
S2,将2~4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2~7份多聚磷酸铵、5~15份聚乙烯醇、2~5份含氟丙烯酸酯和6~13份乳胶加入30~50倍的水,搅拌反应,以180-230转/分的速度搅拌45分钟,到混合物浆料,放置于物料箱中;
S3,将S1中除杂后的30~50份废旧棉织品、20~25份棉纱边角料、9~12份晴纶棉、10~15份竹炭纤维、6~9份亚麻纤维、6~9份亚麻纤维、10~12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1~10份聚氨酯纤维采用搅拌粉碎机进行分解破碎,分解破碎至长度为3~5毫米,得到混合纤维,加入5~7份甘油、2~14份液体石蜡混合搅拌,将纤维经过梳棉、精梳工艺、熔融纺丝工艺制得混制成再生混合纤维棉;
S4、将S3中废旧棉织品、棉纱边角料、晴纶棉、竹炭纤维、亚麻纤维、亚麻纤维、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聚氨酯纤维加入S2中由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多聚磷酸铵、聚乙烯醇、含氟丙烯酸酯和乳胶制得的混合物浆料中充分搅拌与5~7份甘油、2~14份液体石蜡融合;
S5、将1~3份羧甲基纤维素、9~14份聚丙烯、3~5份纳米氧化锌加入10~15份水,搅拌反应,干燥煅烧得到粉末;
S6、将S5中制得的粉末与S4中混合物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依次加入10~20份胶黏纤维、1~5份抑菌剂、2~4份抗氧化剂和5~7份纳米二氧化硅与S4进行并条、粗砂、细纱工艺即得进行并条、粗砂、细纱工艺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射阳县鸿昇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射阳县鸿昇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95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瓣膜夹合器及瓣膜修复系统
- 下一篇:自锁交叉颊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