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次铝灰地聚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9625.3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8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侯浩波;纪建业;张鹏举;何彩霞;蔡建亮;徐兰;游以文;李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7/28 | 分类号: | C04B7/2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钟丹 |
地址: | 广东省肇庆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次 聚物胶凝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次铝灰地聚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地聚物胶凝材料以二次铝灰、建筑陶瓷粉、垃圾焚烧飞粉为主要原料,在碱激发剂作用下制得。本发明工艺简单,需要设备少,以工业固废为原料,制得的地聚物胶凝材料固化体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重金属浸出浓度远低于垃圾焚烧飞粉填埋重金属浸出限值,可用作部分特定的建筑材料。该地聚物胶凝材料制备应用可以实现危险废物二次铝灰与垃圾焚烧飞粉的资源化利用,成本低廉,环境效益明显,可推广性强,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胶凝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二次铝灰地聚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焚烧飞灰,因含有多种重金属以及二噁英等有机污染物,被国家列为HW18类危险废物。据统计显示,每焚烧1000吨垃圾,飞灰产量在30-50吨,我国飞灰年产生量超过了100万吨,堆存待处理量巨大,目前,至少有50%的飞灰未得到妥善处置。
垃圾焚烧飞灰中含有大量有害污染物,汞、铅、镉等重金属难以被生物降解,会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重金属与人体内蛋白质及酶反应,使蛋白质及酶失活,最终造成慢性中毒。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毒性是砒霜的900多倍,是一类剧毒物质,具有极强的致癌性。飞灰中的各种有害成分易通过淋洗转移到地面水或地下水中,具有很强的潜在危害性。此外,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T 16889-2008)要求垃圾燃烧飞灰处理达标后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生态环保部于近期颁布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着眼于飞灰的治理。因此,飞灰的资源化利用至关重要,降低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浸出率及实现资源化利用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随着《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的颁布与实施,铝灰被明确定义为危险废物(HW48),受限于铝灰遇水强反应难受控的特点,铝灰渣的安全处理、处置和利用成为棘手的技术难题,更成为近来关注的热点,如何实现铝灰渣降容、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更是成为研究重点。
地聚物是一种由碱激发硅铝质材料形成的胶凝材料,其由于在制备过程中生成[SiO4]4-四面体和[AlO4]5-四面体中间体,然后发生缩聚反应而生成新的-O-Si-O-Al-O-的无机聚合物网络结构胶凝材料,与普通硅酸盐胶凝材料相比,具有力学性能更好、早期强度高、原料来源广、工艺简单、节约能源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是一种环保水泥,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非常活跃的材料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二次铝灰地聚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基于二次铝灰、建筑陶瓷粉及垃圾焚烧飞灰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胶凝材料,实现危险废物二次铝灰、垃圾焚烧飞灰以及建筑固废陶瓷料的资源化利用,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二次铝灰地聚物胶凝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或质量分数)的组份:
二次铝灰 40~60份;
建筑陶瓷粉 12~30份;
垃圾焚烧飞灰 20~40份;
碱激发剂 4~8份。
作为优选,所述二次铝灰为铝熔铸、铝冶炼或电解铝行业的二次铝灰。
作为优选,所述建筑陶瓷粉为建筑废陶瓷球磨成粉而得。
作为优选,所述碱激发剂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硅酸盐、碱金属铝酸盐、碱金属硫酸盐和碱金属氟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基于二次铝灰地聚物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未经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9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磁保持远近光切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