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保持远近光切换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9744.9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7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思德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龙艳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远近 切换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保持远近光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挡光装置;挡光装置上设有永磁体;在固定座上且与永磁体相对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对永磁体的两端分别进行磁吸附的电磁脉冲装置;电磁脉冲装置中容纳有铁磁性导芯;在电磁脉冲装置通过正向电流的情况下,挡光装置切换到近光灯状态;在电磁脉冲装置通过反向电流的情况下,挡光装置切换到远光灯状态;本发明提供的磁保持变光机构,通过铁磁性导体和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需要使电磁脉冲装置中的线圈持续通电,仅仅通过一次脉冲电流,即可实现远近光的切换,避免了设备持续发热而加速老化、缩短寿命的问题,降低了变光机构的电能消耗,同时也节约了车辆蓄电池中的电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磁保持远近光切换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远近光变光机构,都是通过在LED和凸透镜之间架设一个挡光板,通过对光线传播进行遮挡,以实现远光和近光的切换。现有的变光机构通常由一个电磁装置和复位弹簧实现,电磁装置的端头处安装一个可以线性移动的铁片,铁片与挡光板传动连接,复位弹簧设置在铁片和电磁装置之间;当车辆的灯光需要切换成近光灯的时候,电磁铁断电,铁片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挡光板移动到光线的传播路径上,将灯光变为近光灯;当车辆需要切换成远光灯的时候,电磁铁通电,铁片在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的弹力,被电磁装置拉近,进而带动挡光板远离光线的传播路径,将灯光切换为远光灯。
这样的灯光切换装置,在切换成为远光灯的时候,需要给电磁装置持续通电,以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在车辆长期使用远光灯的时候,电磁装置需要持续通电,电磁装置的功率通常为十几瓦特,一方面会持续消耗蓄电池中的电能,降低车辆的续航,另一方面,在车辆的大灯中温度通常较高,持续通电的电磁装置容易老化而缩短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保持远近光切换机构,来解决现有的变光机构中的电磁装置需要持续耗电且功耗高易老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磁保持远近光切换机构,包括:用于与车灯相固定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一用于遮挡光线以实现远近光切换的挡光装置;所述挡光装置上设有至少一永磁体;在所述固定座上且与所述永磁体相对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永磁体的两端分别进行磁吸附的电磁脉冲装置;所述电磁脉冲装置中容纳有铁磁性导芯;在所述电磁脉冲装置通过正向电流的情况下,所述永磁体的一端靠近所述铁磁性导芯,所述挡光装置切换到近光灯状态;在所述电磁脉冲装置通过反向电流的情况下,所述永磁体的另一端靠近所述铁磁性导芯,所述挡光装置切换到远光灯状态。
可选的,所述电磁脉冲装置包括:可与所述挡光装置相抵接的定位框;所述定位框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定位框的内部设有导线圈;所述铁磁性导芯容纳在所述导线圈的内部、且所述铁磁性导芯的一端朝向所述永磁体。
可选的,所述挡光装置包括:旋转座、挡光片、及旋转轴;所述固定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通孔中;所述旋转座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挡光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永磁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上。
可选的,所述旋转座上还设有:在近光状态下可与所述定位框相抵接的第一接触面和在远光灯状态下可与所述定位框相抵接的第二接触面;所述永磁体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面上,所述永磁体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接触面上。
可选的,所述旋转座上还设有用于在近光灯状态下调整所述挡光片的角度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设置有调节螺丝;在所述电磁脉冲装置通过正向电流、所述挡光装置切换到近光灯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调节螺丝穿过所述螺纹孔后与固定座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挡光装置包括: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的旋转座和金属材质的挡光片;所述挡光片嵌入所述旋转座中。
可选的,所述挡光装置包括:金属材质的旋转座和金属材质的挡光片;所述旋转座和挡光片为一体成型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思德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思德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97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二次铝灰地聚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变形平板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