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喷布用驻极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9895.4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0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张连红;葛性波;陈鑫;文婕;李爱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83/04;C08K7/26;C08J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63700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喷布用驻极母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喷布用驻极母粒,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材料:茂金属聚丙烯86.772‑92.857%、气相二氧化硅6‑10%、高温硅油1‑3%、主抗氧剂0.003‑0.008%、辅助抗氧剂0.06‑0.1%和光稳定剂0.08‑0.12%。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气相二氧化硅和高温硅油,其中起主要驻极效果的为气相二氧化硅,并且通过和高温硅油协同作用,使气相二氧化硅发挥更好的分散性,降低气相二氧化硅的添加量,并且使用本发明所述驻极母粒,在相同纤维细度和克重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熔喷无纺布的阻力,同时提高熔喷无纺布的滤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熔喷布用驻极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人流聚集的环境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的颗粒物、细菌和病毒,这些有害物质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且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大。研究表明,颗粒物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可引发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而细菌和病毒更能够直接引起人体严重的疾病。因此,在空气净化和医学防护领域,人们越来越重视开发可以吸附和隔离这些颗粒物、细菌和病毒的过滤材料。
当前过滤材料中,效果显著的是在无纺布等过滤材料中添加驻极体以便保持长久的吸附效果。驻极体是一种显示永久电极化的电介质材料,类同于磁学上的永久磁铁,但它可以贮存单一电荷并可永久保留电荷或处于电极化状态。天然的驻极体材料有巴西棕榈蜡、松香等。自50年代以来,随着聚合物材料的发展,发现了聚合物驻极体,特别是含氟材料具有极好的电荷贮存能力,从而扩展了驻极体的应用领域。目前,极化后可以吸附这些颗粒物的高分子材料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已大量应用于空气净化及医疗卫生行业,如用作空调滤网、医用防护口罩和防尘口罩等的熔喷聚丙烯纤维滤料,通过驻极处理的熔喷聚丙烯纤维滤料由于表面带有电荷,具有吸附空气中污染颗粒的作用,这种特性展示了其重要的应用前景。
聚丙烯作为有机驻极体材料的一种,其空间电荷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晶粒两端和结晶区与非结晶区界面上,但是由于熔喷工艺的特点,通常的聚丙烯熔喷纤维的结晶度不高且晶粒较大,影响了空间电荷的存储。目前,有通过添加助剂提高聚丙烯电荷储存能力的技术方案,但是助剂与聚丙烯基体的相容性差,以及存在电荷储存期短、稳定性差等问题。
为此,能够提供一种电荷驻极寿命长、效率高和过滤效率高的驻极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一种熔喷布用驻极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气相二氧化硅和高温硅油,其中起主要驻极效果的为气相二氧化硅,并且通过和高温硅油协同作用,使气相二氧化硅发挥更好的分散性,降低气相二氧化硅的添加量,并且使用本发明所述驻极母粒,在相同纤维细度和克重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熔喷无纺布的阻力,同时提高熔喷无纺布的滤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熔喷布用驻极母粒,包括以下原材料:茂金属聚丙烯、气相二氧化硅、高温硅油、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和光稳定剂。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入气相二氧化硅和高温硅油,其中起主要驻极效果的为气相二氧化硅,并且通过和高温硅油协同作用,使气相二氧化硅发挥更好的分散性,降低气相二氧化硅的添加量,得到的产品可以达到电荷驻极寿命长、驻极效率高和油性颗粒过滤效率高等效果。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材料:茂金属聚丙烯熔喷料基料86.772-92.857%、气相二氧化硅6-10%、高温硅油1-3%、主抗氧剂0.003-0.008%、辅助抗氧剂0.06-0.1%和光稳定剂0.08-0.12%。
本发明采用上述原材料及配比,制备的母粒有电荷驻极寿命长、驻极效率高和油性颗粒过滤效率高等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9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配合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