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待优化区域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0835.X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3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关键;贾玉玮;赫欣;晁昆;徐乐西;张涛;高洁;王云云;程新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18 | 分类号: | H04W8/18;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 区域 识别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待优化区域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终端设备的运营商数据,判断终端设备是否为目标终端设备,若终端设备为目标终端设备,则根据终端设备的运营商数据,确定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常驻区域的流量使用情况。对于至少一个常驻区域中的各个常驻区域来说,在常驻区域的流量使用情况符合预设条件时,确定常驻区域为待优化区域。其中,目标终端设备为支持第一预设通信协议,并且运营商允许使用第一预设通信协议的流量的终端设备,待优化区域为需要对第一预设通信协议的信号进行优化的区域。有针对性的根据目标终端设备的常驻区域的流量使用情况,识别出待优化区域,提升了待优化区域识别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优化区域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相对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4G)网络,5G网络存在覆盖半径小、优化难度高的运维特点。通常,待优化区域的识别是由管理人员人工识别的,例如若某一区域的用户掉话率高,管理人员判断该区域可能出现5G网络覆盖异常,则管理人员对该区域进行网络优化,如利用网络优化工具改变该区域5G基站的天线方向、调整5G基站的天线发射功率等。
通过管理人员人工识别待优化区域,耗费大量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且识别出的待优化区域的精准度较低,造成网络优化不及时,影响了用户体验。如何提升待优化区域识别的精准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待优化区域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于提升待优化区域识别的精准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待优化区域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终端设备的运营商数据,判断终端设备是否为目标终端设备,若终端设备为目标终端设备,则根据终端设备的运营商数据,确定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常驻区域的流量使用情况。对于至少一个常驻区域中的各个常驻区域来说,在常驻区域的流量使用情况符合预设条件时,确定常驻区域为待优化区域。其中,目标终端设备为支持第一预设通信协议,并且运营商允许使用第一预设通信协议的流量的终端设备,待优化区域为需要对第一预设通信协议的信号进行优化的区域,常驻区域的流量使用情况包括终端设备在常驻区域使用的第一预设通信协议的流量,预设条件包括终端设备在常驻区域使用的第一预设通信协议的流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可以理解的,若一个终端设备支持第一预设通信协议,并且运营商允许此终端设备使用第一预设通信协议的流量,终端设备大概率会保持使用第一预设通信协议的流量。但终端设备在某一常驻区域使用第一预设通信协议的流量却小于或等于阈值,代表此常驻区域的第一预设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可能存在问题,故可以将此常驻区域作为待优化区域。通过对终端设备的运营商数据的筛选与识别,有针对性的识别出待优化区域,相对于管理人员人工识别待优化区域,提升了待优化区域识别的效率与精准度。且精准识别出待优化区域,有助于运营商提升网络优化的精准度,以便于待优化区域内的目标终端设备能够正常使用第一预设通信协议的流量,提升第一预设通信协议登网率。
可选的,终端设备的运营商数据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签约的套餐信息以及流量使用信息;根据终端设备的运营商数据,判断终端设备是否为目标终端设备,包括:根据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支持第一预设通信协议;以及,根据签约的套餐信息以及流量使用信息,判断运营商是否允许终端设备使用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0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