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n-off”型荧光探针、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0867.X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1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叶非;付颖;杨柳;刘豫龙;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21/14 | 分类号: | C07D221/14;C07D405/12;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n off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on-off”型荧光探针,具体如式I所示的分子结构
其中,R选自呋喃基或苯基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n-off”型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on-off”型荧光探针具有如式所示的分子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n-off”型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on-off”型荧光探针具有如式III所示的分子结构。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on-off”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将:
与酰肼类配体进行偶联反应的步骤,所述酰肼类配体为2-呋喃甲酰肼或苯甲酰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V所示化合物与酰肼类配体的反应摩尔比为1: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反应使用了偶联剂,所述偶联剂包括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酰亚胺、N,N-二异丙基乙胺和羟基苯并三唑,其中,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酰亚胺、N,N-二异丙基乙胺和羟基苯并三唑摩尔比为1:(1.5~2.5):(1~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V所示化合物由4-溴-1,8-萘二甲酸酐依次与吗啉和甘氨酸反应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溴-1,8-萘二甲酸酐与所述吗啉的反应得到如所示化合物,所述4-溴-1,8-萘二甲酸酐与所述吗啉的反应摩尔比为1:(1~2);
所述式V所示化合物与甘氨酸的反应得到所述式IV所示化合物,所述式V所示化合物与甘氨酸的反应摩尔比为1:(1~2)。
9.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on-off”型荧光探针在特异性识别污水或废水中Co2+、F-和/或CN-中的应用:
其中,用于Co2+的特异性识别的“on-off”型荧光探针的R基为苯基;
用于F-和/或CN-离子的特异性识别的“on-off”型荧光探针的R基为2-呋喃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08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