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温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0906.6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2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魏剑峰;贾维君;刘金平;曹明明;任虹昌;王文洋;张美玲;陈忠宇;覃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E01D21/00;E02D15/02;E03B7/04;E03B7/07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牛晶晶 |
地址: | 43003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温控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温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包括首尾依次拼接且内部相通的多个分流部件,所述分流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出水口,且至少一个所述分流部件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有水泵;与所述出水口数量相同的支管,每个所述支管分别与一个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支管装有流量计及阀门;与所述出水口数量相同的水管,所述水管与所述支管远离所述分流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水管用于布置于混凝土的内部以调节混凝土的温度。因此,既实现了不同支路独立调节温度,提高了调节的准确性,同时分流器通过组装形成,可以分为各部件方便运输,省去设计制造周期,并且使用后拆解为分流部件与支管可以用于下次施工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养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温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桥梁水坝等大型建筑施工中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比如在桥梁施工中,锚碇和承台混凝土浇筑方量会达到几千甚至几万立方米,属于超大体积混凝土,相比普通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庞大,常常会出现由于混凝土温度控制不当产生的混凝土结构质量不佳问题,严重时甚至会由于温度控制不当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制约着桥梁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水管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混凝土外部设置配套的水流控制装置,达到对混凝土养护的目的,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会为了满足不同区域的温度控制需求,在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水管的方式会设置多组冷却水管,实现对混凝土各个部分温度的统一调节。
但是,为了满足冷却水管的水流供应需求会定制配套容量及接口的分流器,并在现场焊接实现连接相关水流控制装置,由于不同项目需求不同,冷却水管数量也不同,定制的分流器难以满足不同施工场景的要求,设计制造时间长,且无法反复利用成本高,而且定制分流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无法满足施工现场对便利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温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为了满足冷却水管的水流供应需求会定制配套容量及接口的分流器,并在现场焊接实现连接相关水流控制装置,由于不同项目需求不同,冷却水管数量也不同,定制的分流器难以满足不同施工场景的要求,设计制造时间长,且无法反复利用成本高,而且定制分流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无法满足施工现场对便利性的要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温控装置,其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包括首尾依次拼接且内部相通的多个分流部件,所述分流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出水口,且至少一个所述分流部件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有水泵;与所述出水口数量相同的支管,每个所述支管分别与一个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支管装有流量计及阀门;与所述出水口数量相同的水管,所述水管与所述支管远离所述分流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水管用于布置于混凝土的内部以调节混凝土的温度。
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分流器两端的分流部件外端封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部件均开设有拼装接口,所述分流器还包括与所述拼装接口相对应的卡箍,所述卡箍将相邻两个所述分流部件的所述拼装接口组装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支管均大体呈竖向布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管呈倒U形布置,且所述流量计位于倒U形靠近所述分流器的一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管均通过软管与所述支管相连通,所述水管用于布置于混凝土的内部,所述水管呈蛇形走向,且不同所述水管的安装位置相互独立。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温控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混凝土温度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布置于所述水管的附近;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所述阀门电连接,所述传感器将所述水管的温度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可控制所述阀门的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0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