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定白色肺形侧耳黔侧02的分子标记及特异性引物对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1544.2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8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邦喜;王晓敏;杜慕云;杨珍;陈旭;朱森林;陈波;张钦语;唐玲;杨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鉴定 白色 侧耳 02 分子 标记 特异性 引物 | ||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菌种分子鉴定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白色肺形侧耳菌株黔侧02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为一个DNA片段,该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扩增该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以及含有该引物对的检测试剂盒。本发明SCAR分子标记和特异性引物对菌株黔侧02特异性强,将其用于对菌株黔侧02的鉴定准确、可靠,可为黔侧02的侵权处理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其次,本发明SCAR分子标记检测方法简单、快速,适于进行实时和现场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菌种分子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定白色肺形侧耳菌株黔侧02的分子标记,还涉及用于扩增该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
背景技术
肺形侧耳(又名秀珍菇。别名:凤尾菇、凤尾侧耳、印度平菇或喜马拉雅平菇等;其拉丁名为:Pleurotus pulmonarius(Fr.)Quél.)属于侧耳科侧耳属。肺形侧耳外形小巧秀美,不仅质地细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叶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等;其含有的多糖成分具有抗肿瘤功能,还能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故肺形侧耳被视为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珍稀食用菌,有“菇中极品”的美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不断增加,肺形侧耳的栽培也获得极大发展,但是由于肺形侧耳人工栽培品种数量少,且基本在隐蔽的大棚内栽培,故菌种侵权事件时常发生;还因受检测鉴定手段的限制,加大了侵权事件处理的难度,给菌种所有者造成很大损失。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准确、快速的鉴定菌种的手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分子标记对菌株进行快速鉴定,不仅准确可靠,而且方便、快捷,是处理菌种侵权的良好工具。SCAR标记(Sequence CharacterizedAmplified Region,特定序列扩增)是由RAPD、SRAP、SSR标记转化而来的显性分子标记,具有稳定性好、重复性强等优点,已在育种或菌种分类鉴定等众多领域中应用。
经检索,未发现将SCAR标记用于肺形侧耳黔侧02菌种鉴定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对菌种侵权事件进行快速有效地处理,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鉴定白色肺形侧耳菌株黔侧02的分子标记。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扩增上述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用于鉴定白色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Fr.)Quél.)菌株黔侧02的分子标记,所述的分子标记为一个DNA片段;所述DNA片段的大小为1519bp;所述的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上述分子标记在鉴定白色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Fr.)Quél.)菌株黔侧02上的应用。
用于扩增上述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所述的引物对由SEQ ID No:2和SEQ ID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所述的引物序列如下:
MM65-F:5'-CTTATGTAGAAAATGCGTATGGC-3'(SEQ ID No:2);
MM65-R:5'-TTTGAAGATCAGCAGCCAGTC-3'(SEQ ID No:3)。
上述特异性引物对在鉴定白色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Fr.)Quél.)菌株黔侧02上的应用。
一种检测试剂盒,所述的试剂盒包括上述特异性引物对。
上述检测试剂盒在在鉴定白色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Fr.)Quél.)菌株黔侧02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15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