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装置以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1889.8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5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陆有松;陶飞;陈立柱;许劲松;随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G10L2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陈变花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调试 方法 装置 以及 设备 | ||
1.一种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取真实场景采集的音频的信号包络特征;
利用所述信号包络特征模拟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作为测试设备的场景模式;
利用所述测试设备中的场景模式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初步调试;
通过主观测听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进一步调试,获得调试后的助听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真实场景采集的音频的信号包络特征,具体包括:
针对每个真实场景,利用多个型号的音频采集设备进行音频采集,获得多个音频数据;
将每个所述音频数据转化成频域数据;
对多个所述频域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真实场景的信号包络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每个型号的所述音频采集设备进行音频采集时,利用多部所述型号的音频采集设备在所述真实场景的多个采集点进行音频采集,获得多个音频子数据,并将所述多个音频子数据合成所述音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信号包络特征模拟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具体包括:
依据所述真实场景的信号包络特征确定各个频率的强度和相位;
依据各个频率的强度和相位合成所述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测试设备中的场景模式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初步调试,具体包括:
将所述助听耳机放置在所述测试设备内,打开所述助听耳机的降噪开关后,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降噪频响曲线;
基于所述助听耳机和所述专业助听耳机的降噪频响曲线的对比结果调试所述助听耳机,使所述助听耳机在全频段的中频降噪抑制量和低频、高频滤波量与所述专业助听耳机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测试设备在多个声压级下对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进行测试时,每次将与所述助听耳机的其中一个通道的特征点频率对应的纯音偏置信号作为特定频率噪声输入添加到所述测试设备输出的数字言语信号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测试设备中的场景模式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初步调试,还包括:
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
基于所述专业助听耳机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与所述助听耳机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之间的对比结果调试所述助听耳机的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使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每个通道的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主观测听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进一步调试,具体包括:
利用所述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消音室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一言语理解度;
计算所有受试者的言语理解度的平均值;
若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阈值,则输出所述助听耳机调试合格的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所述平均值之前,还包括:
在真实场景中利用所述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真实场景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二言语理解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消音室测听和/或真实场景测听时采集受试者对测试结果的平均主观意见评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平均值小于阈值,则利用所述平均主观意见评分对所述助听耳机的降噪、滤波、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进行微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18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电影拷贝分发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渠道工程用清淤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