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氨混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4556.0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5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史涛;李帅;李立彦;董占勇;刘少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屹马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河北磅礴律师事务所 13139 | 代理人: | 张建旗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排气 系统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氨混测试装置,包括:柔性底座,取气管,同步连杆,电机底座,伺服电机,导向光轴,和气体检测机构。采用伺服电机和丝杠传动的方式驱动取气管沿取气通道移动,使取气管移动至预设取气点以达到取气检测的目的;每组取气管由同步连杆同时带动,待测催化器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同组取气管可实现一次排气操作下的同时取气,且待测催化器除加装取气件以外无结构破坏,测量效果好、测量精度高、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测试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氨混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由于柴油硫含量较高,SCR技术以其抗硫性能好,被认为是重型柴油机最可行的NOx排放控制后处理技术。随着大城市率先实施国IV排放法规,国内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搭载SCR后处理系统的乘用车,在SCR结构中有一个重要的评价参数--氨分布(氨混),氨混不均匀将严重影响产品得性能,严重得将导致排放不合格,产品标定工作无法进行。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阶段氨混结果主要以仿真结果为主,针对氨混得分布的测试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将催化器后部分产品结构去掉,然后采用机械手臂控制测头,在催化器端面进行逐点测量,此方法结严重破坏产品结构,导致测量结果偏差比较大。
第二,在催化器内部各个测点都布置测头,然后进行记录,该方案严重破坏内部流场,结果偏差较大不可取。
第三,采用手动切换测头,对内部流场影响较小,且不破坏产品结构,但是每次更换测头位置都得停车,然后重新启动,效率极低,且每次启动会导致原排不一致,导致测量结果偏差较大。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测量结果精确,测试结构简单的高效氨混测量装置,是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氨混测试装置,待测件为催化器,催化器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包括:
柔性底座,所述催化器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组取气件,每组所述取气件有两个,分别靠近所述催化器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设置;所述取气件上下贯穿设置有取气通道,所述取气通道向下延伸直至与所述催化器的内腔连通;所述柔性底座的两端分别与同一组的两个取气件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取气管,所述取气管的下端插入所述取气通道内,所述取气管至少有一组,每组所述取气管与每组所述取气通道一一对应;
同步连杆,所述同步连杆位于所述柔性底座的上方,其两端分别与同一组的两个取气管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位于所述同步连杆的上方,其两端分别与同一组的两个取气管滑动连接,或所述电机底座的两端不与所述取气管连接,或所述电机底座贯穿设置有用于取气管通过的通孔;
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底座上,其输出端朝下并驱动丝杠;所述同步连杆的对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T型螺母,所述丝杠与所述T型螺母螺纹连接,其下端贯穿所述同步连杆并向所述柔性底座方向延伸;
导向光轴,所述导向光轴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导向光轴顶端与所述电机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端贯穿所述同步连杆后与所述柔性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同步连杆能够沿所述导向光轴滑动;
气体检测机构,所述取气管收集到催化器内的待测气体后能够将所述待测气体送入所述气体检测机构进行氨混测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屹马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市屹马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4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蝶形封头冲旋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服装设计信息化操作平台以及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