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末端储能系统的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4565.X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7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叶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盈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王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末端 系统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末端储能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电源模块、以太网通信电路,输入模块、输出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4,所述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以太网通信电路负责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与主控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所述输入模块接主控模块的输入端,包括电压、电流、温湿度检测电路,所述输出模块连接主控芯片的输出端,负责控制配电箱输出电路和指示灯电路,本发明选取高精度的主控芯片,在一定程度导航减小了非线性测量的系统误差,拥有多项测量指标的输出模块,能够及时准确的通过指示灯进行故障定位,以太网口的数据处理使得所测得的数据误差进一步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系统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配电末端储能系统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偏远地区的配电网末端由于网架结构薄弱,常常存在季节性或时段性负荷波动造成的电压支撑能力不足和供电能力弱、电能质量差的问题,当电网遭遇台风暴雨狂风等自然灾害时,电网供电系统会遭到破坏,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还可能出现经久维修的现象,并且在电网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配电末端维修时也会出现配电箱内部系统关闭,难以判断内部器件的是否损坏,当配电箱内部损坏时,致使外壳漏电致人触电的现象也数见不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已有的配电末端储能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检测配电系统内部各项数据的配电末端储能系统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配电末端储能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电源模块、以太网通信电路,输入模块、输出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4,所述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以太网通信电路负责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与主控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所述输入模块接主控模块的输入端,包括电压、电流、温湿度检测电路,所述输出模块连接主控芯片的输出端,负责控制配电箱输出电路和指示灯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温湿度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接口PT1,所述接口PTI的管脚1经电阻R2接火线,管脚2接零线,管脚3的第一引线经电阻R1接电流通道V2P,第二引线经电阻R1、电容C1接地,所述接口PT1的管脚4的第一引线经电阻R3接所述接口PT1的管脚3,第二引线经电阻R4接地,第三引线经电阻R5接电流通道V2N,第四引线经电阻R5、电容C2接地,所述接口PT1的型号为ZMPT107。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检测电路、温湿度检测电路,包括接口CT1、芯片U1,所述接口CT1的管脚2接零线,管脚1接火线,所述接口CT1的管脚3的第一引线经电阻R8接地,第二引线经电阻R9、电容C4接地,第三引线经电阻R9接电流通道V1N,所述接口CT1的管脚4的第一引线经电阻R7接地,第二引线经电阻R6、电容C3接地,第三引线经电阻R6接电流通道V1P,所述接口CT1的型号为ZEMCT131。
进一步的,所述芯片U1的管脚1经电阻R1接电源VCC,管脚2接地,管脚5接电源,管脚2接所述芯片U1的管脚5,管脚6经电阻R2接电源VCC,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HTU21D。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模块包括控制配电箱输出电路和指示灯电路,所述控制配电箱输出电路包括芯片U2、U3,所述芯片U2的管脚5接所述接口PT1的管脚1,管脚4接所述接口CT1的管脚1,管脚2接DC5V电源,管脚1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3接所述芯片U3的管脚3,所述芯片U3的管脚4接DC5V,管脚1的第一引线经电阻R1接5V电源,第二引线经电阻R1、R2二极管D2后接所述芯片U3的管脚2,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HLS8L-DC-5V-S-C,所述芯片U3的型号为PC817,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电阻R4接电源VCC,发射极经二极管D4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盈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盈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4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