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轴联合循环机组的汽轮机双转向盘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5832.5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3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志;陈克鑫;冯丽菊;戴维泽;曲盛楠;战庆欣;王春玲;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25/34 | 分类号: | F01D2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循环 机组 汽轮机 转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轴联合循环机组的汽轮机双转向盘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接合锁定离合器,所述接合锁定离合器包括离合器输入件、离合器滑移件、离合器输出件、闭锁件和油缸,离合器输入件与汽轮机盘车原动机连接,离合器输出件与汽轮机连接。离合器滑移件通过螺旋齿副套接在离合器输入件上,离合器输入件闭锁件上的闭锁齿内齿套接在离合器滑移件上的滑移件闭锁齿外齿上,闭锁件与油缸连接,滑移件闭锁齿外齿与输入件闭锁齿外齿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燃气轮机停机检修或已满足盘车时间可停机时,汽轮机无法继续盘车的问题。当机组正常启动,汽轮机升速前,解除接合锁定离合器的接合闭锁,汽轮机升速后接合锁定离合器可自动脱开,汽轮机可正常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轮机盘车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轴联合循环机组的汽轮机双转向盘车装置。
背景技术
单轴联合循环为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一种常见布置形式,该类型机组轴系联接结构为燃气轮机-发电机-大功率同步自动离合器-汽轮机,燃气轮机与汽轮机分别配有全自动盘车装置。离合器的输入端与汽轮机相联,汽轮机依靠余热锅炉回收燃气轮机排气热量来提供动力;离合器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燃气轮机相联。当燃气轮机运行驱动发电机发电,余热锅炉回收燃气轮机排除的烟气余热,为汽轮机提供动力,汽轮机启动运行,转速逐渐升高,直至与发电机转速同步,大功率同步自动离合器接合,燃气轮机与汽轮机并车,共同驱动发电机发电,起到了余热回收利用的效果,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该机组停机后,为防止燃气轮机转子、汽轮机转子热弯曲,需进行一定时间的盘车运行,有两台盘车装置分别驱动燃机轮机和汽轮机,燃气轮机盘车转速高于汽轮机盘车转速,大功率离合器处于脱开状态。该机组有一种特殊工况:即燃气轮机一侧需要停机维护或以满足盘车运行时间可以停止盘车,而汽轮机一侧仍需盘车运行,在这种工况条件下,大功率同步自动离合器的输入端转速已经超越离合器输出端转速,按照同步自动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会自动接合,离合器接合后,汽轮机盘车装置会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燃机轮机一起盘车运行,无法实现燃气轮机盘车停止,汽轮机仍进行盘车运行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带有大功率同步自动离合器的单轴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盘车停止,汽轮机仍可以进行盘车运行的功能的种单轴联合循环机组的汽轮机双转向盘车装置。
一种单轴联合循环机组的汽轮机双转向盘车装置,包括接合锁定离合器所述接合锁定离合器包括离合器输入件、离合器滑移件、离合器输出件630、闭锁件640和油缸650,离合器输入件610与汽轮机盘车原动机660连接,离合器输出件630与汽轮机500连接。离合器滑移件620通过螺旋齿副612套接在离合器输入件610上,离合器输入件闭锁件640上的闭锁齿内齿641套接在离合器滑移件620上的滑移件闭锁齿外齿623上,闭锁件640与油缸650连接,滑移件闭锁齿外齿623与输入件闭锁齿外齿611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件闭锁齿外齿623接合锁定离合器接合后,滑移件闭锁齿外齿623与输入件闭锁齿640外齿角向重合,套接在离合器滑移件620上的闭锁件轴向移动,闭锁件640上的闭锁齿内齿将滑移件620闭锁齿外齿与输入件闭锁齿外齿套接在一起,从而限制其相对旋转,盘车装置可沿非工作转向盘动汽轮机。
进一步地,所述接合锁定离合器670外侧安装有两个油缸,油缸通过拨叉与闭锁件连接,油缸可推动闭锁件轴向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汽轮机盘车装置配置接合锁定离合器,实现了汽轮机双转向盘车的功能。既可满足汽轮机的正常工况盘车需求;又可实现燃气轮机静止时,汽轮机沿非工作转向盘车的功能。使单轴联合循环机组具备了燃机停机检修,汽轮机仍可继续盘车的功能,提高机组运行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带有大功率同步自动离合器的单轴联合循环机组布置简图;
图2是本发明汽轮机双转向盘车装置接合锁定离合器脱开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58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