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风勘软件的智能勘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5899.9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5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江柳;周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江柳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H04N7/18;H04L67/141;H04L67/125;H04L9/40;G16Y30/10 |
代理公司: | 广东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02 | 代理人: | 李林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软件 智能 勘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勘软件的智能勘测方法,该智能勘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备链接:现场查勘采集设备和远程查勘后端之间通过物联网服务器网络通信链接,双方建立双向语音视频;步骤二、实时取证:前方业务员在查勘现场使用现场查勘采集设备即手机APP,金融机构查勘人员在公司使用远程查勘后端,双方通过建立的双向语音视频交互,前端人员手机屏幕在显示手机摄像头拍摄内容的同时,也显示后台摄像头影像,沟通更顺畅,查勘人员实时指挥业务员移动手机取景,查勘人员实时操作取证,有益效果:方便灵活、节约成本、风险可控,提高效率,具有全面指导性勘察预测、利用最新存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量大和结论及时快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勘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风勘软件的智能勘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市场上,针对保险公司以及第三方评估公司,在对投保人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都是采用由专业人员现场勘测形式,现市场上,专业人士有限,造成投保效率大大减少,另外对企业人力需求大大增加。另外针对风险报告结果主由人员主观因素造成,会存在不公正现象,非车险风勘人力不足:随着分公司非车险业务发展,对非车险特别是企财险/工程险等方面的保前风勘需求工作量明显上升,分公司现有人力不足以满足工作需求;风勘时效低:分公司专职风勘外出通行时间成本高,工作时效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业务一线对风勘服务时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风勘工作时效无法满足业务一线的需求;业务前专业能力不足:业务一线在非车险专业风勘技能水平上,还没有达到分公司及总公司对于业务品质管控的需求,这种情况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善;业务一线与核保在立场上有所区别:业务员在展业立场上去做风险查勘,不一定能完全客观如实地反馈保险标的实际风险状况,有可能导致承保端对标的风险的判断出现偏差,上述现象造成企业人力、物力成本高,效率低,公开力度不清晰,管理档案繁琐,数据来源不智能,更多人为主观评估,导致评估数据相对出入,事后无相关证物可询,尤其对于地形复杂及标物楼层高缺少相关技术范围,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风勘软件的智能勘测方法及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风勘软件的智能勘测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企业人力、物力成本高,效率低,公开力度不清晰,管理档案繁琐,数据来源不智能,更多人为主观评估,导致评估数据相对出入,事后无相关证物可询,尤其对于地形复杂及标物楼层高缺少相关技术范围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风勘软件的智能勘测方法,该智能勘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备链接:现场查勘采集设备和远程查勘后端之间通过物联网服务器网络通信链接,双方建立双向语音视频;
步骤二、实时取证:前方业务员在查勘现场使用现场查勘采集设备即手机APP,金融机构查勘人员在公司使用远程查勘后端,双方通过建立的双向语音视频交互,前端人员手机屏幕在显示手机摄像头拍摄内容的同时,也显示后台摄像头影像,沟通更顺畅,查勘人员实时指挥业务员移动手机取景,查勘人员实时操作取证,取证过程全程音频、视频记录;
步骤三、取证归档:按风勘管理的建档规则建立档案文件,取证照片自动归档,取证过程音频、视频记录归档,所有存储档案与投保对象关联备查、并且不可人为修改。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设备链接步骤包括:
S1、登录:包括手机APP登录和后端设备登录,在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S2、验证:根据输入的用户名与密码对应验证,验证通过,进入现场查勘用手机APP界面和查勘后端的远程操控界面;
S3、双向链接:手机APP界面和查勘后端的远程操控界面相互之间均可相互用拨号方式接通双向音视频通话,开始风勘进程。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实时取证用前端现场查勘采集设备的APP摄取的图片,可直接上传后端系统存储,远程查勘后端也可抓取画面,画面能够清晰反馈风勘现场实际情况,画面不得变形失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江柳,未经周江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58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模组及装配方法、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机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