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柱面透镜阵列的检测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7267.6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2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富超;李云;林妩媚;谢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都同力精密光电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江亚平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面 透镜 阵列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微柱面透镜阵列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微柱面透镜阵列(101),工装(102),绕Z轴的旋转台(201),沿X轴和Y轴的二维平移台(202),Z轴方向高度接触测量设备(203)和计算机(204),其中,绕Z轴的旋转台(201)放在沿X轴和Y轴的二维平移台(202)上,工装(102)放在绕Z轴的旋转台(201)上,微柱面透镜阵列(101)放在工装(102)上,微柱面透镜阵列(101)位于Z轴方向高度接触测量设备(203)下方;其中,Z轴方向高度接触测量设备(203)能沿Z轴运动,并精确测量高度信息;其中,微柱面透镜阵列(101)的柱面母线与两端面垂直;计算机(204)与绕Z轴的旋转台(201)、沿X轴和Y轴的二维平移台(202)和Z轴方向高度接触测量设备(203)相连,用于发出控制信号及获取Z轴方向高度信息;微柱面透镜阵列安装在工装上,工装平台上有一楔角为a的楔形柱,形成两个楔形台阶,楔形柱上楔角为a,上楔角对着的侧面与工装(102)的平台上表面垂直,楔形柱的三个侧面与两端面垂直,楔形柱的母线长度为f,通过控制Z轴方向高度接触测量设备(203)测试途经工装(102)上两个楔形台阶的高度变化,得出楔形柱母线与二维平移台的X轴之间的夹角,从而通过计算机旋转绕Z轴的旋转台,使得楔形柱母线与二维平移台的X轴平行,从而调整好微透镜阵列与测试系统的位置关系,使得精确沿垂直于微透镜阵列的母线方向进行扫描测试,减小测量误差。
2.一种微柱面透镜阵列的检测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柱面透镜阵列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步骤(1)、安装微柱面透镜阵列(101),将微柱面透镜阵列(101)放在工装(102)上,工装(102)的楔角α对着的侧面紧靠微柱面透镜阵列(101)的端面;
步骤(2)、安放工装(102),将工装(102)放置在绕Z轴的旋转台(201),工装(102)与微柱面透镜阵列接触的侧面与二维平移台(202)的X轴大致垂直;
步骤(3)、测试工装(102)的位置,并精调使得二维平移台(202)的X轴与工装(102)上的楔形柱的母线方向平行;
步骤(4)、调整微柱面透镜阵列(101)的位置,并测试;计算机(204)控制二维平移台(202)沿着Y轴移动,让微柱面透镜阵列(101)在Z轴方向高度接触测量设备(203)的下方;然后计算机(204)控制二维平移台(202)沿着X轴移动,同时控制Z轴方向高度接触测量设备(203)测试途经微柱面透镜的与母线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变化曲线z0(x);
步骤(5)、分析计算高度变化曲线,得出高度变化曲线的周期、各柱面单元的曲率半径和面形误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柱面透镜阵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测试工装(102)的位置,使得二维平移台(202)的X轴与工装(102)上的楔形柱的母线方向平行时,采用的方法如下:
步骤(31)、计算机(204)控制二维平移台(202)沿着X轴移动,同时控制Z轴方向高度接触测量设备(203)测试途经工装(102)上两个楔形台阶的高度变化;由于工装(102)上的楔形柱的母线与二维平移台(202)的X轴不平行,两台阶不一样高,分别为h1、h2;
步骤(32)、工装(102)上两个楔形柱的楔角α和两台阶高h1、h2,由下式得楔形柱的母线与二维平移台(202)的线的夹角β,
d=(h1-h2)ctan(α)
步骤(3)、计算机(204)控制绕Z轴的旋转台(201)旋转β,使得二维平移台(202)的X轴与工装(102)上的楔形柱的母线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柱面透镜阵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分析计算高度变化曲线,得出高度变化曲线的周期、各柱面单元的曲率半径和面形误差时,采用如下方法:
步骤(51)、对高度变化曲线z0(x)高斯滤波后判断极小值点的位置,采用高斯函数g(x)对高度变化曲线z0(x)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高度变化曲线z1(x),如下式所示,
z1(x)=z0(x)*g(x)
其中,*为卷积符号,σ确定滤波函数的宽度;
采用下式得到滤波后的高度变化曲线z1(x)极小值点的位置xli(i=1,2,3,…,N+1,N为z0(x)中包含的柱面单元周期数);
z1(xli)≤z1(x)-5σ≤x≤5σ
步骤(52)、拟合求解微柱面透镜阵列(101)的曲率半径R和周期T,将微柱面透镜阵列(101)的各柱面单元的数据一起拟合,采用最小二乘法,即拟合误差e最小,求解得到微柱面透镜阵列(101)取曲率半径R,第一个柱面单元的圆心(xc1,zc1),柱面单元在X方向的周期Tx,和柱面单元在Y方向的周期Ty,
采用下式得到柱面单元的周期T,
T=sqrt(Tx2+Ty2)
步骤(53)测试的高度变化曲线z0(x)与拟合的高度变化曲线z2(x)相减,得到柱面单元的面形误差曲线ze(x),
z2(x)=sqrt(R2-(x-xc1-(i-1)Tx)2)+zc1+(i-1)Ty x∈[xli,xl(i+1)],i=1,2,…N
ze(x)=z0(x)-z2(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都同力精密光电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都同力精密光电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72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