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孔口倒圆角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7753.8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1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季传旭;张亚欣;王欢;张君阳;宁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10 | 分类号: | B23B5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333002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口 倒圆角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口倒圆角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锪钻、导柱、滚动轴承、限位套,所述锪钻设置在机床床头夹套内,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锪钻内,所述滚动轴承安装在所述锪钻上,所述滚动轴承内圈内径与所述锪钻外圆过盈配合,所述限位套套设在所述滚动轴承上。该发明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耐用,倒圆角时可以利用定位装置进行精准操作,摩擦力小,化繁为简。从而实现高效、高质、稳定的实现倒圆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限位孔口倒圆角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孔口倒圆角时,以前都是手工拿小锉刀进行修锉,受限于孔的大小、圆角型面及个人技术水平的高低,孔口圆角极易出现不规则的现象,加工状态不稳定,效率低,难度大,现设计一种限位倒圆角装置,减少孔大小及人为因素的制约,保证圆角型面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位倒圆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设计新颖,定位准确,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耐用,解决了倒圆角不稳定的现象,同时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孔口倒圆角装置,包括锪钻、导柱、滚动轴承、限位套,所述锪钻设置在机床床头夹套内,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锪钻内,所述滚动轴承安装在所述锪钻上,所述滚动轴承内圈内径与所述锪钻外圆过盈配合,所述限位套套设在所述滚动轴承上。
优选的,所述锪钻包括:与机床床头夹套配制的一段外圆,一段比倒圆角后最大外圆大且小于滚动轴承内圈外径的定位外圆,一段比定位外圆小且比倒角外圆最大外圆大且与滚动轴承内圈内径相配的外圆,一段与倒圆角最大外圆一样大的外圆,以及头部。
优选的,所述锪钻头部为成型圆角R的切削刃且分为多个齿(通常均布四个齿)头部端面是一个锥度孔且锥孔最大尺寸小于待倒角内孔尺寸,锥孔段外圆柱上开有排气小孔。
优选的,所述导柱一端为与锪钻相配的外锥,另一端为与待倒角内孔间隙配合的外圆。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内部结构为一个与滚动轴承内径相配的大内孔,一段为比大内孔小的内孔,所述限位套外部是一个外圆,接着是一个锥度外圆,端面开有三个槽。
一种多孔口倒圆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锪钻装入机床床头夹头;
S2、将导柱装入锪钻;
S3、将滚动轴承装在锪钻上;
S4、将定位套装在滚动轴承上;
S5、利用机床转动带动锪钻旋转,锪钻带动滚动轴承旋转,将导柱深入待倒圆角小孔中进行引导,直至限位套端面与小孔端面贴合,通过限位,锪钻旋转,实现小孔倒圆角。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该发明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耐用,倒圆角时可以利用定位装置进行精准操作,摩擦力小,化繁为简。从而实现高效、高质、稳定的实现倒圆角。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导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滚动轴承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锪钻、2-导柱、3-滚动轴承、4-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77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