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质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8160.3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7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邵长凯;刘孝峰;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长凯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8B21/10;G08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设计一款地质监测基站;S2、通过定位器对地质监测基站当前的位置定位并实时发送位置信号,并将位置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地质灾害情况将位置信息发送出去;S3、电机工作并通过第一皮带机构带动花键轴套转动,花键轴套转动的同时带动花键轴转动;S4、风力扇在风力的作用下,风力扇转动并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上的第一锥齿轮转动并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S5、铜锣器移动至工作位置处后,通过转动的第一转轴带动第一转轴上的不完全摩擦轮转动,从而摩擦杆端部的撞块反复撞击在铜锣器上并使铜锣器发出警报声,通过警报声来提醒基站中的工作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主要由自然或人为地质作用引起,对地质环境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它主要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火山喷发和地面裂缝等。
现有公开号为CN201610540874.5的防风地质监测基站具体公开了:包括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监测箱,所述监测箱内设有电池腔、电路腔以及通信腔;所述电路腔内设有监测电路,所述监测电路包括有主控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器信号连接的风速传感器、水位传感器、通信装置;所述风速传感器设于监测箱的顶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于基座上;所述电池腔内设有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用于给监测电路供电;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有天线,天线设于通信腔内;通过将通信系统的嫁接,实现智能监测,方便监测,简单有效,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现有的地质监测基站在具体使用中由于近年来地质灾害呈高发性态势,然而,现有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不能及时向外传递位置信息。采用人工对灾害突发点报警及定位即危险又描述不准确,实时性差,因此现有的地质监测基站不具有定位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质监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不能及时向外传递位置信息。采用人工对灾害突发点报警及定位即危险又描述不准确,实时性差,因此现有的地质监测基站不具有定位功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质监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设计一款地质监测基站;
S2、通过定位器对地质监测基站当前的位置定位并实时发送位置信号,并将位置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地质灾害情况将位置信息发送出去;当发生地质灾害时,检测器检测到地质灾害的信息,检测器再将灾害信息传递至控制器;
S3、电机工作并通过第一皮带机构带动花键轴套转动,花键轴套转动的同时带动花键轴转动,花键轴带动螺杆在下支撑板上转动的同时沿着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使活动台沿着竖杆向下移动,并使铜锣器移动至撞块的一侧的工作位置;
S4、风力扇在风力的作用下,风力扇转动并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上的第一锥齿轮转动并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下端的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转动可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上的第四转轴转动,从而第四转轴转动并通过第二皮带机构带动第一转轴;
S5、铜锣器移动至工作位置处后,通过转动的第一转轴带动第一转轴上的不完全摩擦轮转动,进而带动摩擦杆沿着导向杆方向移动,且通过弹簧的复位功能,使摩擦杆沿着导向杆方向往复移动,从而摩擦杆端部的撞块反复撞击在铜锣器上并使铜锣器发出警报声,通过警报声来提醒基站中的工作人员。
在本案中,所述地质监测装置包括基站(1),所述基站(1)上安装有定位器(2),所述基站(1)一侧安装有控制器(3),所述定位器(2)电性连接至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可控制定位器(2)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长凯,未经邵长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81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