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个外部中断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8529.0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1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科;王朝辉;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9/48;G06F9/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宋薇薇;马鹏林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部 中断 负载 均衡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个外部中断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外部中断的中断号,将接收到的中断号的个数与处于空闲状态的CPU的核数进行比较;响应于中断号的个数小于处于空闲状态的CPU的核数,处于空闲状态的CPU核进行中断异常处理读取中断号,并将读取到中断号的CPU核更新为处理状态;读取到中断号的CPU核根据中断号选择中断处理函数进行中断处理,并将处理完成的中断号写回中断处理结束寄存器;响应于中断号写回中断处理结束寄存器中,将处理完成中断号的CPU核更新为空闲状态。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实现多中断的并行处理,在系统仿真应用中能够快速处理外部模块产生的中断,提高系统仿真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个外部中断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每个中断的产生时间及相应的中断处理过程相互独立,且每个CPU核对中断的响应和处理都是无差别的。为了充分利用多核的并行处理,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应该对多个外部中断的响应和处理进行负载均衡,防止某个CPU核忙碌,而其它CPU核空闲,影响系统处理的实时性。因此,在多个外部中断的系统中,多核间的中断负载均衡很有必要。
中断在初始化时,一般绑定到某个CPU核上,中断产生后由该CPU核进行相应的中断处理。多个中断分别绑定在不同的CPU核上,但中断的触发时刻和频率,中断处理的延迟时间往往不同。表现出的现象可能是一个CPU核大部分时间在处理中断,其他CPU核则处于空闲状态或者处理一些简单事务。在含操作系统的多中断系统中,负载均衡一般在Linux内核中进行中断的分发,或者进程的迁移,从而保证系统的并行处理效率。
裸机程序设计中不加载操作系统,不能通过操作系统层面进行多中断任务的调度和优化。编写裸机程序进行系统测试,处理多个模块的外部中断的应用场景常用于模块的系统验证中。系统验证中多中断处理的负载均衡,对提高多中断处理的效率,发挥多核并行处理的优势,以及对高频率中断发生的处理等有实质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个外部中断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多中断的并行处理,提高中断处理的实时性,在系统仿真应用中能够快速处理外部模块产生的中断,提高系统仿真效率。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个外部中断负载均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接收到外部中断(一种外部模块产生的与CPU连接的中断信号,请求CPU执行相关处理)的中断号,将接收到的中断号的个数与处于空闲状态的CPU的核数进行比较;
响应于中断号的个数小于处于空闲状态的CPU的核数,处于空闲状态的CPU核进行中断异常处理读取中断号,并将读取到中断号的CPU核更新为处理状态;
读取到中断号的CPU核根据中断号选择中断处理函数进行中断处理,并将处理完成的中断号写回中断处理结束寄存器;
响应于中断号写回中断处理结束寄存器中,将处理完成中断号的CPU核更新为空闲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响应于中断号的个数大于处于空闲状态的CPU的核数且处于空闲状态的CPU的核数不为0,处于空闲状态的CPU核进行中断异常处理读取中断号,并将读取到中断号的CPU核更新为处理状态;
将未被读取的中断号的中断挂起到中断队列中;
响应于CPU核更新为空闲状态,更新为空闲状态的CPU核在中断队列中读取中断的中断号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设置中断的优先级;
处于空闲状态的CPU核按照中断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读取中断对应的中断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8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