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煤制烯烃精制的α-烯烃及其在制备聚α-烯烃PAO油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1598.7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4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廼文;曲连国;谢强;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宏城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20 | 分类号: | C07C1/20;C07C11/02;C08F8/04;C08F110/14;C08F210/1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3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烯烃 精制 及其 制备 pao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煤制烯烃精制的α‑烯烃及其在制备聚α‑烯烃PAO油中的应用。以含有碳数为C6~C14的α‑烯烃和烷烃混合物的煤制烯烃为原料,分别获得精制的碳数为C6~C14的α‑烯烃。以C6~C14的α‑烯为原料,经聚合、中和、加氢和蒸馏,分离出不同牌号的聚α‑烯烃PAO油。本发明的创造性在于有效去除了煤制烯烃中含氧化合物及其杂质,得到更纯净的α‑烯烃。用所制备的α‑烯烃聚合制备的PAO油,质量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AO油合成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煤制烯烃精制的α-烯烃在制备PAO 油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煤制烯烃即煤基甲醇制烯烃,是指以煤为原料合成甲醇后再通过甲醇制取烯烃的技术。 以“煤”代“油”生产低碳α烯烃,是实现以“煤代油”能源战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之一。煤代油产业将对石油消费形成有效的替代,发展煤代油产业成为必然的战略选择。 PAO系列产品受到国外控制,而国内煤制烯烃大量产出后,对国内α-烯烃原材料的匮乏情 况得到缓解。相较于乙烯齐聚法制备的α-烯烃,煤制烯烃成本更低,而煤制烯烃主要生产低 碳α烯烃,单双碳数都有,但是目前PAO在国际上还没有单碳数及单双混合碳数的α烯烃 的聚合先例,而单碳数及单双碳数α烯烃聚合后,性能更优于双碳数α烯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以单碳数及单双碳数α烯烃聚合制 备PAO油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煤制烯烃精制的α-烯烃,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有碳数为C6~C14的α-烯烃和烷烃混合物的煤制烯烃,以8L/h的流速流经精馏塔,控制塔温为70-170℃,精馏出碳数为C6、C7、C8、C9、C10、C11、C12、C13或 C14的馏分;
2)将步骤1)所得馏分,流经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控制反应器温度为220~480℃,得精制的碳数为C6、C7、C8、C9、C10、C11、C12、C13或C14的α-烯烃和烷烃混合 物;所述催化剂以固定床形式置于反应器中;
3)将5A分子筛装入不锈钢固定床中,控制温度为140-210℃,压力为2.6MPa,将步骤2)所得碳数为C6、C7、C8、C9、C10、C11、C12、C13或C14的α-烯烃和烷烃混合 物,以2L/h的流速进入不锈钢固定床中,流出口先获得碳数为C6、C7、C8、C9、C10、 C11、C12、C13或C14的烷烃;最后,控制不锈钢固定床中真空度为10PA,将5A分子筛 通过减压蒸馏,控制蒸馏温度为60-180℃,最后流出口获得碳数为C6、C7、C8、C9、 C10、C11、C12、C13或C14的α-烯烃。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为金属氧化物或过度金属氧化物。
更优选的,所述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锌或氧化镧;所述过度金属氧化物 是氧化锆、氧化钽、氧化铌或氧化镉。
一种基于煤制烯烃精制的α-烯烃在制备聚α-烯烃PAO油中的应用。
优选的,方法如下:
1)取料:取碳数为C6、C7、C8、C9、C10、C11、C12、C13和C14的一种或二种以 上的α-烯烃,作为原料;
2)聚合:将原料投放至1#高压反应器中,加入催化剂,控制温度为40-100℃,压力为 0.1-0.5MPa,搅拌30min后,将所得物转出至2#高压反应器中,控制温度为40-100℃,压力为0.1-0.5MPa,进行延时聚合0.5-1h,得聚合物;
3)中和:将步骤2)所得聚合物,加入碱进行中和处理至中性;
4)加氢:将催化剂以固定床式置于容器中,将步骤3)中和后所得产物通入容器中,向容器中通入氢气,进行加氢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宏城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宏城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1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