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镍废水趋零排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3568.X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8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琦;蒋永伟;曹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25C1/08;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协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3 | 代理人: | 蒋志栋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废水 排放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镍废水趋零排放方法,包括步骤:将漂洗废水依次通过石英砂过滤器和精密过滤器过滤,去除漂洗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有机物杂质,获得初滤液;将初滤液通过超滤膜处理,获得超滤淡水和超滤浓水,超滤浓水输送至浓水池;将超滤淡水通过反渗透膜处理,获得反渗透淡水和反渗透浓水,反渗透淡水送至回用水池,反渗透浓水输送至浓水池;将浓水池内浓水泵入纳滤系统,获得纳滤淡水和纳滤浓水,纳滤淡水返回至步骤S103,进行步骤S103的反渗透膜处理,纳滤浓水进入电解装置进行电解,获得电解废水和金属镍。其实现了电镀镍废水的趋零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镀镍废水趋零排放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水体环境污染,因此,开发废水处理以及回用技术十分迫切。化学镀镍技术是目前较为重要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化学镍电镀工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漂洗水,该种废水成分较为复杂,化学镍浓度不高,但水量大,排放不当会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目前,电镀漂洗废水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化学沉淀法使用最为广泛,但是该方法药剂消耗大,产生固体废弃物多,处理费用高,且不能将废水资源化利用。如何实现电镀镍废水的趋零排放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镍废水趋零排放方法,实现了电镀镍废水的趋零排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镀镍废水趋零排放方法,包括步骤:
S101.将漂洗废水依次通过石英砂过滤器和精密过滤器过滤,去除漂洗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有机物杂质,获得初滤液;
S102.将初滤液通过超滤膜处理,获得超滤淡水和超滤浓水,超滤浓水输送至浓水池;
S103.将超滤淡水通过反渗透膜处理,获得反渗透淡水和反渗透浓水,反渗透淡水送至回用水池,反渗透浓水输送至浓水池;
S104.将浓水池内浓水泵入纳滤系统,获得纳滤淡水和纳滤浓水,纳滤淡水返回至步骤S103,进行步骤S103的反渗透膜处理,纳滤浓水进入电解装置进行电解,获得电解废水和金属镍;
S105.电解废水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蒸汽冷凝水进入到回用水池,用于工业用水,蒸发产生的残渣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2中,所述超滤膜为中空纤维膜、管式膜或平板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2中,超滤时压力控制为0.1-0.2Mpa。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3中,所述的反渗透膜为耐酸型膜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3中,反渗透时压力控制为1.5-1.9Mpa。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4中,纳滤时压力控制为1.9-2.2Mpa。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4中,电解装置采用钛-石墨复合阴极和不锈钢阳极,电解时调节纳滤浓水pH值至8-9。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4中,采用脉冲电源进行电解,维持稳流电流密度为8-13mA·cm-2,占空比为40-60%,频率为1000-1300HZ,电解时间为4-6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4中,纳滤浓水的镍含量为5000mg/L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35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