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炉炉渣高效率回收再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3761.3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1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俤;陈玉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华航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C21B3/06;C21C5/28;C21C5/5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郭军成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炉 炉渣 高效率 回收 再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钢渣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炉炉渣高效率回收再生装置,包括转运炉以及钢渣储存炉,还包括钢渣造粒机;钢渣造粒机内设置初步换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在钢渣造粒机内壁上设置的高压气嘴,冷风从高压气嘴吹向钢渣;中步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箱,换热箱通过溜槽连接至钢渣造粒机的出粒口;换热箱内设置有换热板;粉碎机,将换热箱换热的钢渣放入至粉碎机中粉碎研磨,进过研磨的粉碎机进入至尾部换热装置内;尾部换热装置包括机筒,机筒外部设置夹套,循环水进过夹套对机筒内的钢渣粉末进行最后的换热;储水装置内设置循环水加热装置。本发明装置具有钢渣回收利用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渣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炉炉渣高效率回收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converter steelmaking)是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不借助外加能源,靠铁液本身的物理热和铁液组分间化学反应产生热量而在转炉中完成炼钢过程。转炉按耐火材料分为酸性和碱性,按气体吹入炉内的部位有顶吹、底吹和侧吹;按气体种类为分空气转炉和氧气转炉。碱性氧气顶吹和顶底复吹转炉由于其生产速度快、产量大,单炉产量高、成本低、投资少,为使用最普遍的炼钢设备。转炉主要用于生产碳钢、合金钢及铜和镍的冶炼。
但是现有技术中,转炉炼钢产生的钢渣多是一些金属氧化物,这些金属氧化物在转炉内由于密度粘度差异会漂浮在钢水上部,对钢渣进行回收时,钢渣内蕴含的巨大热量可以被回收利用,用于居民的供暖,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钢渣余热回收效果不好,同时回收的钢渣还可以有更多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炉炉渣高效率回收再生装置,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炉炉渣高效率回收再生装置,包括转运炉以及钢渣储存炉,还包括钢渣造粒机,所述钢渣造粒机与钢渣储存炉之间通过溜槽连接;
数个转动托盘设置在钢渣造粒机内,外部电机驱动转动托盘高速转动,钢渣储存炉内钢渣掉落至转动托盘上,转动托盘高速旋转将钢渣旋转至钢渣造粒机内壁,进而形成钢渣粒;
钢渣造粒机内设置初步换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在钢渣造粒机内壁上设置的高压气嘴,冷风从高压气嘴吹向钢渣,集风机设置在钢渣造粒机顶部,集风机收集钢渣造粒机内热废气;
中步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箱,换热箱通过溜槽连接至钢渣造粒机的出粒口;
换热箱内设置有换热板,换热板倾斜设置,换热板下设置震动电机,换热板想设置数个散热鳍片,换热板下方为循环水放置区,循环水放置区两端有进水、出水口,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储水装置中;
粉碎机,将换热箱换热的钢渣放入至粉碎机中粉碎研磨,进过研磨的粉碎机进入至尾部换热装置内;
尾部换热装置包括机筒,机筒外部设置夹套,循环水进过夹套对机筒内的钢渣粉末进行最后的换热,机筒内设置了绞龙,机筒的出料口处设置钢渣斗;
夹套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储水装置内;
储水装置内设置循环水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环形水管以及环形气管,环形水管穿设在环形气管内,集风机将热废气收集且加压送至环形气管内,机筒上的循环水以及换热箱内循环水进入环形水管内,热废气对循环水进一步加热。
本发明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所述钢渣储存炉以及钢渣造粒机的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壳体,该保温壳体为保温岩棉层;
所述钢渣造粒机内部还设置有衬板,所述衬板为陶瓷材质衬板。
本发明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还包括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罐,所述废气处理罐内设置填料层,催化层以及活性炭吸附层;
废气处理罐上设置出气管,出气管与环形气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华航特钢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华航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3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