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库用户级别系统资源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6152.3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8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迎;李昕哲;张占越;陈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3 | 分类号: | G06F16/2453;G06F16/28;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张博;张峰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库 用户 级别 系统资源 监控 方法 系统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库用户级别系统资源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MySQL数据库构造全局用户成本结构体;根据不同的用户级别设置相应的SQL成本配额;在SQL语句执行之前估算当前用户的SQL累计成本开销;判断当前用户的SQL累计成本开销是否超过相应的SQL成本配额;若当前用户的SQL累计成本开销未超过相应的SQL成本配额,则执行当前SQL语句;若当前用户的SQL累计成本开销超过相应的SQL成本配额,则报错返回给当前用户客户端,直至当前用户的SQL累计成本开销低于相应的SQL成本配额后,则执行当前SQL语句。该技术方案在不影响MySQL使用性能的情况下,同时保障了多数据库用户之间的资源使用相对独立性,实现用户级别的成本控制和资源隔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资源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库用户级别系统资源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人们对于数据库资源利用率的监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要根据监控数据做出下一步的动作,如发出告警,或发出扩容请求等。这就要求监控取到的数据越精确、粒度越细致越好。
目前已有技术对数据库资源利用的监控方式主要为监控整个数据库实例所占用服务器资源的情况,整个数据库实例的一些监控指标,比如数据库的QPS、TPS,实例所占用服务器的CPU、IO内存等指标。但是在实例内部并不能按照数据库用户进行资源利用率的区分,导致在多应用、多用户共同使用同一数据库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每个用户对资源占用的区分,从而不能对单个用户的资源使用进行限制,进而导致数据库应用用户之间相互影响,无法实现用户级别资源隔离控制。
另外当前获取数据库或SQL资源利用率的方式均为通过外部手段获取监控数据,而不是基于数据库内部的成本计算模型,所以得不到数据库本身计算的SQL执行成本,致使数据在成本的维度上准确性和实时性不能精确保证。
此外关键一点,当前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所取的数据库资源占用的情况均为事情发生后所产生的数据,也就是说,取的是已经产生影响的当前情况。比如一条SQL的执行,执行后会导致数据库大量占用CPU资源,会导致服务器IO飙升,而当前的技术手段是此SQL执行后,获取数据库以及服务器的表现指标,如CPU使用率、IO读写速率作为监控数据。而此时,数据库和服务器已经产生了影响。不能做到在SQL执行前就计算出执行此SQL所花费的成本,以及执行此SQL所产生的资源占用代价,进而导致不能提前预防高消耗SQL所产生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在数据库实施例内部用户级别资源的隔离,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库用户级别系统资源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数据库用户级别系统资源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MySQL数据库构造全局用户成本结构体;
根据不同的用户级别设置相应的SQL成本配额;
在SQL语句执行之前估算当前用户的SQL累计成本开销;
判断当前用户的SQL累计成本开销是否超过相应的SQL成本配额;
若当前用户的SQL累计成本开销未超过相应的SQL成本配额,则执行当前SQL语句;若当前用户的SQL累计成本开销超过相应的SQL成本配额,则报错返回给当前用户客户端,直至当前用户的SQL累计成本开销低于相应的SQL成本配额后,则执行当前SQL语句。
进一步地,所述全局用户成本结构体优选设置为动态变量。
进一步地,所述全局用户成本结构体优选为包括用户名称、SQL累计成本、SQL成本配额。
进一步地,在SQL语句执行之前估算当前用户的SQL累计成本开销,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6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