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数字金融的大数据入侵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6370.7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8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田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仁互联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Q4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周倩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数字 金融 数据 入侵 分析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的应用于数字金融的大数据入侵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鉴于能结合事件定位评价、事件适配评价和差异性评价中的至少两种以确定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与待处理第二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之间是否存在入侵目的联系,在确定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与待处理第二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之间是否存在入侵目的联系时,能从更多更丰富的维度进行考虑和分析,使得获得的反映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与待处理第二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之间是否存在入侵目的联系的第二事件相关性挖掘情况更加精准可信,这样能通过第二事件相关性挖掘情况对数字金融业务日志集进行准确可靠的大数据入侵分析以保障数字金融业务的安全运行,避免入侵行为对相关业务数据信息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人工智能和新媒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数字金融的大数据入侵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数字金融是指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一般而言,数字金融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网上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网上贷款、网上保险、网上基金等金融服务。数字金融的不断发展显著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智能化程度和效率,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随着数字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企业的金融数据信息安全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入侵和盗取,这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一系列的连带后果。为此,保障数字金融的数据信息安全是当下工作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数字金融的大数据入侵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数字金融的大数据入侵分析方法,应用于大数据入侵分析系统,所述方法至少包括:针对需进行入侵分析的数字金融业务日志集中的每组需进行入侵分析的用户操作会话进行异常活动事件识别,确定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和若干第二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对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与所述若干第二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之间进行依据独立会话的相关性挖掘,获得反映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与所述若干第二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中的待处理第二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互相之间存在上下游联系的第一事件相关性挖掘情况;针对所述需进行入侵分析的数字金融业务日志集中的涵盖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的目标数字金融业务日志,结合所述第一事件相关性挖掘情况,获得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的事件定位评价、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与所述待处理第二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之间的事件适配评价和目标差异性评价中的不少于两种量化指标;结合所述不少于两种量化指标,获得反映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与所述待处理第二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之间是否存在入侵目的联系的第二事件相关性挖掘情况。
在一些可独立实施的设计思路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依据所述第二事件相关性挖掘情况,确定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所指向会话活动事件的可视化事件变化记录。
在一些可独立实施的设计思路下,所述针对所述需进行入侵分析的数字金融业务日志集中的涵盖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的目标数字金融业务日志,结合所述第一事件相关性挖掘情况,获得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的事件定位评价、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与所述待处理第二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之间的事件适配评价和目标差异性评价中的不少于两种量化指标,包括:针对所述需进行入侵分析的数字金融业务日志集中的涵盖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的目标数字金融业务日志,结合所述第一事件相关性挖掘情况,获得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的事件定位评价和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与所述待处理第二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之间的目标差异性评价中的不少于一种,以及所述第一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与所述待处理第二疑似异常活动事件簇之间的事件适配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仁互联网络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仁互联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6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