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共聚幽门螺杆菌能力的北酸乳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17474.X 申请日: 2021-12-09
公开(公告)号: CN114214230B 公开(公告)日: 2023-08-08
发明(设计)人: 翟齐啸;李露露;陈卫;于雷雷;田丰伟;赵建新;崔树茂;陆文伟;王刚;张灏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61K35/747;A61P31/04;A61P1/04;A23C9/123;A23G1/42;A23L2/38;A23L11/50;A23L11/65;A23L19/00;A23L33/135;C12R1/225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代理人: 赵巧娜
地址: 214122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共聚 幽门 螺杆 能力 酸乳 杆菌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共聚幽门螺杆菌能力的北酸乳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以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北酸乳杆菌CCFM1207,此北酸乳杆菌CCFM1207可以特异性地与幽门螺杆菌形成共聚体,具体体现在:北酸乳杆菌CCFM1207与幽门螺杆菌的120min共聚率可达58.40%,可见,北酸乳杆菌CCFM1207在清除幽门螺杆菌(不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目的)以及制备幽门螺杆菌黏附清除剂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具有共聚幽门螺杆菌能力的北酸乳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以及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在1982年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并证明该细菌会感染胃部并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H.pylori呈螺旋形或是S形,是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当处于生长期的H.pylori大部分是杆状或是螺旋状,当老化或是死亡时呈球状。目前,世界各地人群均有感染H.pylori且感染率高,在发展中国家人群中的检出率为70-90%,发达国家中的检出率为25-50%。H.pylori感染率与卫生状况密切相关,一般儿童比较容易感染,并能在人体中长期存活,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并与社会经济状况、种族等因素有关。

H.pylori具有粘附性,能够在胃中长期定植,不因胃的蠕动而与食物一起被驱除排出体外。这是由于H.pylori的表面蛋白含有多种粘附分子,能够牢牢粘附在胃上皮细胞上。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长期且慢性的过程,感染后人体一般难以自发清除,除非进行根除治疗或人体胃黏膜发生严重肠化生时,幽门螺杆菌才会在人体自动消失。

目前,Maastricht-5共识及京都共识和中国2016年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均推荐铋剂四联(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作为主要的经验治疗根除Hp方案。除此之外,某些化学组合物和中药成分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

例如,公开号为CN11118486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发明了一种口服治疗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化学药物组合物,组合物中至少包含成人常用剂量的磷霉素或其可药用盐、磷霉素氨丁三醇及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但是由于组合物由化学药物组成,对人体健康有相应不可消除的副作用。

又如,公开号为CN112641891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大蒜素制剂,该大蒜素制剂的成分包括大蒜素、黄连、丁香叶、薄荷叶、蒲公英、黄芩、麦芽、甘草、茯苓、益生菌粉、党参和山药,该大蒜素制剂对幽门螺杆菌具有较高敏感度,可以有效地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繁殖,维护胃肠道菌群平衡。但是该专利制剂成分较多,且制作原理复杂,成本较高。

自动聚集和协同共聚集是乳杆菌常见的生物学特性,也是发挥益生作用的重要途径。乳杆菌与宿主原生菌或致病菌的共聚是实现致病菌控制或减少的重要策略。例如,公开号为CN102690768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发明了一株分离自口腔的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BBE-Y52,这株短乳杆菌能够产生胞外多糖,在口腔环境中促进乳酸菌与其他微生物共聚集形成生物膜,从而抵制病原菌的定殖。例如,公开号为CN112662791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的屎肠球菌132和副干酪乳杆菌201对6种食源性致病菌防控的应用潜力,其中副干酪乳杆菌201与致病菌的共聚作用较强,其对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共聚抑制率达20%-40%。

罗伊氏乳杆菌DSM17648(PylopassTM)是目前最广泛被使用的具有共聚集幽门螺杆菌的益生菌,临床试验表明灭活状态下的菌粉仍然可以降低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杆菌的载量。紧接着专利文献CN103648511A公开发明了一种改进DSM17648与幽门螺杆菌共聚体形成的方法,使其共聚效果更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74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