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向导通高迁移率晶体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7585.0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通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78;H01L21/33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向导 迁移率 晶体管 | ||
1.一种反向导通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为衬底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层上含有一个或多个二维电子气沟道的异质结结构层,所述异质结结构层上设置有相互分离的源极金属结构层、栅极金属结构层、漏极金属结构层、肖特基接触层;源电极、栅电极、漏电极分别制备在所述源极金属结构层、栅极金属结构层、漏极金属结构层,所述肖特基接触层与所述异质结结构层之间设置有若干P型半导体层,所述肖特基接触层与所述异质结结构层环绕所述P型半导体层之间形成肖特基接触,所述肖特基接触层与所述源极金属结构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导通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金属结构层、所述漏极金属结构层与所述异质结结构层之间n型欧姆接触,所述栅极金属结构层与所述异质结结构层之间是欧姆接触或肖特基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导通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金属结构层上还设置有盖层,所述盖层是全P型结构层、N-P型结构层或者P型超晶格结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导通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与所述肖特基接触层之间还设置有欧姆接触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导通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是全P型结构层、N-P型结构层、P-N-P型结构层、P-N-P-N结构层或者P型超晶格结构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导通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覆盖所述异质结结构层,所述P型半导体结构层之间形成若干凹槽,在所述凹槽区域所述肖特基接触层与所述异质结结构层之间形成肖特基接触;
或者,所述异质结结构层表面形成若干凸起部,在所述凸起部设置有所述P型半导体层,在所述凸起部之间所述肖特基接触层与所述异质结结构层之间形成肖特基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向导通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独立几何形状区域,所述肖特基接触层和/或所述欧姆接触层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独立几何形状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向导通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独立几何形状区域,所述肖特基接触层和/或所述欧姆接触层覆盖在所述独立几何形状区域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向导通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独立几何形状区域,所述肖特基接触层和/或所述欧姆接触层沿着长度方向一侧部分覆盖在所述独立几何形状区域上;
或者,所述P型半导体层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独立几何形状区域,多个所述肖特基接触层和/或所述欧姆接触层依次部分覆盖在所述独立几何形状区域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导通高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异质结结构层、所述源极金属结构层、所述栅极金属结构层、所述漏极金属结构层、所述肖特基接触层上覆盖设置有钝化绝缘层,所述肖特基接触层在所述钝化绝缘层上延伸连接到所述源极金属结构层,在所述钝化绝缘层上对应所述源电极、栅电极、漏电极开设电极窗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通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晶通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75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