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话语音交换系统的电信号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9938.0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8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付东洋;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7/12 | 分类号: | H04M7/12;H04L67/51;G06Q30/06;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知万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13 | 代理人: | 何辉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话 语音 交换 系统 电信号 处理 方法 | ||
本方案提供的一种基于电话语音交换系统的电信号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1.语音转换器将通过电话设备通话时的电信号转化为网络信号,并将转化后的网络信号传输到云端服务器;S2.云端服务器对所接收到的网络信号进行解析,将订单信息抽取出来;S3.云端服务器将解析后的订单信息通过分析调度模型进行分析,将分析调度模型输出结果拆解成多个相互独立的执行任务;S4.云端服务器将多个执行任务分别传输给对应的执行设备;S5.各个执行设备根据所接收到的指令执行操作。该方法打通了电话设备与机器人之间的信息交互障碍,实现不同设备之间同样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提高了购物便利性,缩短了购物时间,节约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话语音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话语音交换系统的电信号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酒店,医院,楼宇、园区、展厅、工厂等场所,用户经常会通过电话下单,工作人员收到订餐电话后,一般会通过人工处理订单,将用户所订购的物品人工送达或将订单处理信息输入机器人人,通过给机器人下达指令控制机器人完成送餐。然而,不管是工作人员亲自送餐,还是通过人工控制机器人送餐,都使得整个订单处理及送餐过程非常复杂,容易出错,并且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
现有技术中没有将电话语音订单与网络处理结合起来,主要原因是因为电话等通信设备使用电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使用网络信号进行信息传输。也就是说打电话是通过电信号进行信息传输,而视频或语音聊天等是通过网络信号进行信息传输。而现有的机器人大多通过网络信号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传输,由于电话设备无法将语音通话转换为网络信号,所以不能通过电话与机器人进行沟通。
综上所述,由于电话设备与机器人之间存在信息交互障碍,在不同信设备之间不能够实现同样信号的传输和处理,因此,通过电话设备所下的订单不能直接传输给机器人进行自动处理。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基于电话语音交换系统的电信号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话设备所下的订单不能直接传输给机器人进行自动处理,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话语音交换系统的电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打通了电话设备与机器人之间的信息交互障碍,实现不同设备之间同样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提高了购物便利性,缩短了购物时间,节约了人力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话语音交换系统的电信号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为以上所述的基于电话语音交换系统的电信号处理方法提供软硬件支撑,以上所述的基于电话语音交换系统的电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该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电话语音交换系统的电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语音转换器将通过电话设备通话时的电信号转化为网络信号,并将转化后的网络信号传输到云端服务器;
S2.云端服务器对所接收到的网络信号进行解析,将订单信息抽取出来;
S3.云端服务器将解析后的订单信息通过分析调度模型进行分析,将分析调度模型输出结果拆解成多个相互独立的执行任务;
S4.云端服务器将多个执行任务分别传输给对应的执行设备;
S5.各个执行设备根据所接收到的指令执行操作。
作为优选,在步骤S3中,所述执行任务包括:配送任务、下货任务、回复任务及通知任务;
在步骤S4中,云端服务器将配送任务以指令的形式传输给对应的配送机器人,将下货任务以指令的形式传输给对应的自动售货机,将回复任务以指令的形式传输给语音转换器,语音转换器将网络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传输给通话中的电话设备,将通知任务以指令的形式反向传输给多媒体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9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